案例三 在介绍通婚姻时,可用计算机和幻灯片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他(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 利用联姻来解决政治矛盾和民族冲突是古今中外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和重要策略。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 给汉匈带来了长期的和平,极大地密切了汉匈关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历史上解决民族冲突的一段佳话。孝文帝的“联姻”政策是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不仅使鲜卑统治者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信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接受汉文化,巩固和深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都是巨大的推动。孝文帝对鲜卑族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解题关键:正确解读材料,从旧都“文轨未一,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中原“河洛王里”中提取相关信息。 思路引领:从平城和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北魏虽然实现了统一(局部),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参考教材有关内容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学思之窗】 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孝文帝后期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思路引领:应从鲜卑族的封建化、政权的巩固和后来的分裂两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孝文帝采用门阀制度取得了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树立了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推动了改革的进行,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建立了稳固的地主阶级统治秩序,有力地巩固了政权。但世家大族掌握大权,也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全过程和内容。 思路引领:注意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解题关键:迁都洛阳对孝文帝改革大业的影响。 思路引领:考虑迁都洛阳的原因及迁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地位。 答案提示: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学习延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