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工业向城市的集中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工业地区和工商业城市流动,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到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就超过了农村人口,英国成了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城市文明取代了乡村文明。这一巨大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工人,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教材上“上班途中的童工”的这幅插图十分形象的反映了这一点。 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公,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诸多负面影响中,环境污染也是一个危害久远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小结:(略) 课后记: 【课堂总结】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70年代前形成了三股进步历史潮流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板书设计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社会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条件:劳动力(圈地运动) 资本(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 资源(本土煤铁资源丰富,海外殖民地原料充足)工业革命的可能性 科技(工场手工业积累生产技术) 市场(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导致市场扩大)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重大发明及进程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美、德意志、俄日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特点: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影响:1、经济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花进程加快;近代城市兴起;经济思想发生变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生产方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3、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无产阶级壮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4、国际格局: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 因此,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