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欧洲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等地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3.通过对中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横向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自制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学生:先阅读《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目录,了解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从而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线索。再预习第一章引言和第一节课文内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资本主义是如何在欧洲兴起,世界近代历史的帷幕是如何拉开的呢?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课件显示)。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内容的背景和基本线索。引言第一段介绍了背景,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特点;第二,从世界整体来看,新旧大陆基本隔绝,亚、欧、非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范围较小,而且时断时续。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变革,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引言最后对比了东西方世界。同一时期的亚洲大国,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欧洲。 【讲授新课】 第一节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课件显示)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课件显示) 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课件显示) 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课件显示一些改进技术后的生产工具的图片,提问:欧洲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显示)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4、15世纪欧洲手工业生产技术取得进步,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是纺织业、采矿业和冶金业等部门。纺织业中出现手摇纺车和脚踏自动纺车;采矿业中使用畜力或水力推动的抽水机、绞车等;冶金业中出现较高大的熔炉和利用水力或风力的风箱鼓风冶铁。 中国古代的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的一段话。提问: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课件显示)学生阅读课文和材料后回答,教师总结:火药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采矿业、金属制造业和武器制造业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欧洲文化的传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罗盘针为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和动力,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总之,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