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选项中,与能量守恒守律、细胞学说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是( ) A.血液循环学说 B.分子生物学 C.生物进化论 D.微生物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是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9.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该漫画能够说明( ) ①科学战胜愚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②进化论的价值被人们广泛认识 ③达尔文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漫画可以知道,科学战胜愚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排除②的说法;④是文艺复兴的影响。 10.有些思想家把生物进化论运用到人类事务,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思想受到资产阶级上层的青睐,其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上层非常崇拜达尔文 B.达尔文出身于资产阶级上层家庭 C.资产阶级为侵略扩张找到了借口 D.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答案 C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为资产阶级上层扩张兼并找到了借口,成为弱肉强食的理论依据。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吸引力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在拉着月球。如果真是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能否认为这种吸引力是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普遍性呢?——牛顿的主治医生斯库利的日记 材料二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三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陶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物种起源》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牛顿捡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3)为什么说达尔文在牛顿之后,最终驱逐走了上帝? 答案 (1)创立微积分,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 (2)生物进化论。优胜劣汰。 (3)神学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各种物种从被上帝创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不变的。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把神——上帝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变异和自然选择看作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任务。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须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陶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物种起源》序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三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翻译并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灭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回答: (1)材料一介绍的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如何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为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先后进行了哪些活动? 答案 (1)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细胞学说的确立及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为他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奠定基础;达尔文的长期游历与研究;1859年,他创立进化论,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而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3)挑战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对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4)受西方民权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们宣传进化论,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积极宣传民权思想,主张变法,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知识点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3.影响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1)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动力的应用,直接导致了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