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我家境贫穷,靠种地不能够养家糊口。①耕植:耕田植桑,泛指农事。②自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jǐ,供给,供应。)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孩子又多,米缸里没有余粮,如何才能得到生活所需的东西,我实在没有办法。幼稚:小孩。稚,zhì,幼小。②盈室:满屋。③瓶:瓦瓮,这里指盛米的陶器。④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⑤生生:使生者生,即维持生计。前一个“生”为动词,后一个“生”为名词。⑥所资:所凭借的办法,即下句的“术”。资,凭借。⑦术:途径,方法。这里指谋生的手段。)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去谋个官职,我内心也动了这个念头,只是求取官职又没有门路。①亲故,亲戚朋友。②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汉书·百官公师表》:“县令、长皆秦官……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担,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这里泛指做官。长,zhǎnɡ。③脱然,犹“霍然”,轻快的样子④有怀,有所思念,有了想法。⑤靡途:没有途径,即没有门路。靡,mǐ,无,没有。)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碰巧各地发生战乱,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举荐上去,于是我被任命在小城做官吏。①会:遇,适逢。②诸侯:指州郡长官。③家叔:指陶夔,作者叔父,曾任太常卿,掌国家祭祀礼乐之职。④见:表被动的句式。邑,城。按:对这个句子各家注释不一,教材注:四方之事,指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刘敬宣欲辞去建威将军和江州刺史,遣陶渊明去朝廷向刘裕递《求解职表》。本书编者认为此说欠妥。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公元393年起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八月任彭泽县县令,不久辞官归隐。其间共计十三年,先后数次出仕任地方官吏。这个句子当是对这段生活的概括,不是专指某一具体事件。)[以上交代自己出仕的原因。这段文字,陶渊明字面上讲出仕是因为家贫,为了养家糊口,实际上他有难言之隐。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但仕途并不顺利。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安帝隆安四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桓玄窥伺着东晋政权阴谋篡位,渊明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于隆安五年冬天,因母丧辞职。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渊明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不久,便对刘裕剪除异己,培植亲信,杀殷仲文,觊觎晋室的行为不满,于是又辞职隐居。义熙元年转入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刘敬宣离职,他也随着去职。从上述经历看出,陶渊明仕途不顺,每次出仕都只是“见用于小邑”,不得重用,宏大志向无从施展。他内心的这些苦衷都浓缩在“四方之事……见用于小邑”这个句子里。]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当时战乱未息,时局不定,心里害怕到远处做官,彭泽县离我家仅有一百里地,作为俸禄的官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饮用。①风波未静:战事未已,时局不定。这里指刘裕讨伐桓玄。②惮:dàn,害怕。③远役:指到远处做官。④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东。⑤去:距,距离。⑥家:陶渊明家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⑦公田:指供俸禄的官地。⑧利:收益。⑨足以为酒: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秫,shú,黏高粱。秔,jīng,同“粳”。)故便求之(所以我才请求做了彭泽县令。①之:指彭泽县令。)[这里说明他最后一次出仕彭泽县令的原因。]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到任后不久,因思念家乡便产生了归隐的念头。①及:到,指到任。②少日:不久。③眷然:眷恋思念的样子。④欤:语助词,无意义。)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为什么呢?我生性真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得来的。①质性自然:本性真率。②矫励,违背本心,勉强做事,这里引申为“做作”。)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挨饿受冻虽然来得急迫,但违背本心做事身心都很痛苦。①切:切迫、急迫。②违己:指违背自己的本性与志向。③交病:指身、心同时遭受痛苦。病,忧苦。)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以前也曾出仕为官,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皮而自我驱使。①人事:指出仕为官。②口腹自役:为生计所迫而役使自己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情。役,役使,驱使。)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于是惆怅感慨,内心激动不平,为有负于平生之志而深感惭愧。①怅然:失意的样子。②平生之志:指过不为官场所羁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本指望干满一年之后,便应该收拾行装乘夜悄然离去。①一稔:庄稼收获一次,即一年。稔,rěn,谷物成熟。②敛裳:指收拾行装。敛,liǎn,聚集。③宵逝:犹宵遁,指乘夜悄然离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不久,我那位嫁给程氏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按情理应当疾速奔赴那里,所以我也就自己免官离职。①寻:不久。②程氏妹: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于程氏。见《祭程氏妹文》。③武昌: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④情在:按照情理应当。⑤骏奔:急赴,骑快马飞奔。)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从仲秋到入冬,在任八十多天。①仲秋:古人将每个季度三个月依次称孟、仲、季。仲秋,指农历八月。)[这里交代辞官归隐的两点理由: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思想斗争,因为毕竟“饥冻虽切”,但这样“违已交病”,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比挨冻受饿更加难以忍受。二、“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第二条是催化剂。自己本性使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官场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因辞官归隐这件事顺遂了我的心意,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题目叫做《归去来兮》。①命篇:给文章命题。)乙巳岁十一月也。(时乙巳年十一月。①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最后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序”的写作时间。从文中看出,作者先写辞,后写序。 ]
    辞前序言,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故便求之”,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第二层从“及少日”到“在官八十余日”,写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第三层从“因事顺心”至结尾,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时间和原因。序和辞的关系密不可分,但谋篇之法,迥然不同。序是对前半生出仕道路的省思,以实录之笔叙之。辞则是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以虚拟之笔出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①来兮:助词。②芜:田地荒废。③胡不归:为何不归去。《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何。)[开篇一声长啸,直抒胸臆,惊天动地,劈空而来,这是作者对人生大彻大悟之后作出的果敢决断。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回归。在结构上,此句有振起全篇的作用,清林云铭云:“篇首‘田园’二字是通篇纲领”,“‘涉园’一段,了却园事,而园不就芜矣”,“‘西畴’一段,了却田事,而田不就芜矣”。《归去来兮辞》行文之法,正以“归园田”三字为中心,将“归去”之事“历历”想来,一一写出。]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认识到出仕不是出于本心,而是心神为外物役使,为什么现在一旦辞官归隐却又怅然若失而独自悲伤?①心为形役:心志为外物所役使。役,役使、左右。②奚:为何。③惆怅:感伤失意的样子。)[长啸之后,作者回过头来描写作出这个人生重大决断时所走过的心理历程。心为形役,是对出仕原因的概括,照应了“序”中所说“口腹自役”,即出仕不是出于作者本心,而是为生活所迫。“惆怅独悲”描写了作者辞官时的心情。既然自己认识到出仕不是本心,照理说,辞官应该欢欣鼓舞,但真的一旦辞官归隐却又感到失意而独自悲伤。对这种矛盾的心态,作者自己也感到奇怪,禁不住向心灵拷问:这是为什么?其实,出现这种矛盾心态的原因是,作者出仕的本心并不只是为了“口腹之役”,而是为了济天下苍生酬报国救民。但因不甘被黑暗的现实、污浊的社会所左右,不得不违背本心辞官归田。实际上辞官也是“心为形役”,不得已而为之,怎么不会“惆怅而独悲”?那么作者怎样解脱这种困惑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①谏:止,犹救正、挽救。②追:补救。此二句语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作者引用这句话也暗含有“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意思。殆,危险。)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误入了迷路好在走得还不太远,觉悟到今天辞官才是正确,昨日出仕大错特错。①迷途其未远:化用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迷途,指出仕做官。②今是而昨非:以今之退隐为是,以昨之出仕为非。)[这四个句子是作者从“心为形役”中自我解脱之辞。前一句引自《论语》,后一句出自《离骚》,作者对先哲圣贤的教导一“悟”、一“觉”,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于是从出仕与归隐的“惆怅而独悲”中解脱出来,毅然选择了归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舟在水上轻快漂荡,寒风飘飘吹拂衣裳。①遥遥:漂摇放流的样子。②轻飏:轻疾,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飏,yáng,飞扬,飘扬。)[这两句似写景实写情,船行顺风,轻快如飞,心情愉快亦尽在其中,见得弃官如释重负。]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向行人打听前程还有多远,遗憾天未亮晨光暗昧朦胧。①征夫:远行之人。②熹微:天色微明。熹,xī,放光明。)[这是作者想象他的归程。问路行人,可见暗自计程,迫不及待。“恨晨光之熹微”,怨时间过得太慢,天色亮得太迟,以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阅读本文要注意的是,《辞》写于作者辞官之前,因此有关归途、归居、归耕的描写均系想象之词。周振甫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可喻矣。”钱钟书先生认可为周先生的说法,也认为本文自“舟遙遙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況,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而彭泽与陶舍,咫尺之遥,作者无须问途,所以“舟遥遥”这四句也当是想象之景,并非写实。]
    第1段,写辞官归田时从出仕与归隐的困惑中解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但真要辞官归田之时却“惆怅而独悲”。于是作者转入反思,在反省中觉悟“今是而昨非”,在悔悟与庆幸中获得解脱,最后想象将轻快地奔上归途。
    衡宇,载欣载奔(一眼望见我简陋的家门,心中欢快向前飞奔。①乃:于是、然后。②瞻:望见。③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子。衡,同“横”。宇,屋檐。《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古代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④载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载……载,又……又。)[写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年轻童仆上前欢迎,年幼儿子候望在家门。①僮仆:尚未成年的仆人。僮,“童”的本字,古称未成年的男子。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出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②稚子:幼小的儿子。渊明此时共有五子,长子十三岁,幼子五岁。)[家人欢迎,使作者感到丢官的快慰。]三径荒,松菊犹存。(家园萧条近于荒废,青松秋菊凌风傲雪,尚喜犹存。①三径:用东汉蒋诩于王莽时免官归家的故事。汉代赵歧《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②就:接近。)[这里是说出仕之后,庭院的小路都快要荒芜了。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所喜手植松菊依然无恙。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领着幼儿进入室内,备有美酒斟满酒樽。①樽:盛酒器。)[儿女在侧,享天伦之乐,有酒盈樽,享口福之乐,示平生之愿已足。“乃瞻衡宇”起八句想象抵家时欣喜若狂之态,作者变六字长句为四字短句,以表达其欢欣畅快的心情。]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取来酒壶举杯自斟自饮,悠闲地观赏庭中的树木心旷神怡,喜笑开颜。①引:取来。②壶觞:酒壶与酒杯。觞,shāng。③眄:miǎn,斜视。这里是悠闲观赏的意思。④柯:树枝,代指树。⑤怡颜:使脸上露出愉快颜色。怡,愉快喜悦,这里用如动词,使动用法。)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靠在南窗寄托傲世之情,深知居室狭小易得安闲。①倚:靠。②南窗:居室南面之窗,窗外可见葱秀俊伟的庐山。③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④审:明白,深知。⑤容膝: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狭小。《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即谓夫人曰:‘楚欲以我为相,今日相,即结驷列骑,食方丈于前,如何?’妇人曰:‘夫子以织屦为食,食粥毚履,无怵惕之忧者,何哉?与物无治也。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国之忧,其可乎?’于是遂不应聘,与妇去之。”按:“箕帚之使”指妻子。“结驷列骑”指车马成队,形容地位高贵。“食方丈于前”是说摆在面前的食物有一丈见方之多,形容生活奢华。作者引用这个曲故,表示自己宁安容膝之贫居,而不愿出去做官,同时也暗寓了对妻子的赞美,萧统《陶渊明传》:“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这四句想象归舍。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作者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写作者孤介傲岸。]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漫步家园兴味无穷,院中虽有柴门常闭关。①涉:涉足、散步。②常关:经常是关闭着的,意谓不常与人往来。)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漫步休息,时尔抬头远眺闲观。①策:杖,这里用如动词,拄着。②扶老:手杖的别名。③流憩:指无目的地漫步和随时随地地休息。流,周游。④矫首:抬头。矫,举,抬起。⑤遐观:远望。)[这四句由居室移到庭园,写涉园之乐。作者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作者望到了什么?“遐观”二字引起下文。]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闲云悠悠飘出山间,鸟儿疲倦也知飞还。①无心:无意,形容云随意飘荡的样子。①岫:xiù,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夕阳渐暗日将落山,我抚摸孤松流连忘返。①景:指日光。②翳翳:yíyí,光线暗弱。③入:指太阳落山。④孤松:独立挺拔之松,是卓然高节的象征。⑤盘桓:徘徊、逗留。)[此四句寄托深远,作者“矫首而遐观”,望见云、鸟、日、松,触景生情,于是“抚孤松而盘桓”,又产生“惆怅而独悲”之情。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上二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评下二句:“闵晋祚之将终,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这些评说启发我们,研读这几个句子必须透过景物描写窥视作者内心对国事的焦虑。“云无心以出岫”,反衬作者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有心出仕,“鸟倦飞而知还”,结果在宦海中搞得筋疲力尽,下决心返归园田。但是,陶渊明为东晋元勋之后,曾祖陶侃是东晋初期的名将,他能对晋王室的前途无动于衷吗?“景翳翳以将入”,眼睁睁看着东晋王朝像落日一样衰微下去,却是无力回天,于是“抚孤松而盘桓”,那种独木难支的痛苦在作者的内心煎熬!]
    第2段,写作者在解脱了出仕与归隐的困惑之后,想象归家的欢乐。此段分三层,第一层承上段而来,作者归心似箭,在到达家园之时完全变成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热烈欢迎。“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象举家欢宴,开怀畅饮的情状。第二层由居室到庭院,写居室之安,涉园之趣,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第三层写遐观之景,触景生情,引出对国事的焦虑。作者至此,在一阵狂喜的高潮之后,复又盘桓回思,念及国事,情调转为低沉。那么陶渊明又是怎么从此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请看下文。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回去吧,让我与世俗之人断绝交游。①息交:断绝与世俗的交往。②绝游:与“息交”同义。)[再以“归去来兮”领头,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相忘。这是作者在心灵再次激烈碰撞之后又一次作出果敢决断,不仅返归田园,而且永远与官场诀别。]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俗与我互不相容,还驾车出游求仕做什么?①相违:相互背逆,互不相容。②复:再,还。③驾言:“驾言出游”的省略,驾车外出交游,代指出仕。《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言,语助词,无意义。④焉求:何求,求什么。)[这是作者的自我解脱之辞。既然世俗与我格格不入,世人抛弃了我,官场容不下我,还出游求仕做什么?]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亲朋故友的知心话语令我喜悦,琴棋书画带来的快乐可消除忧愁。①情话,知心话。)[“忧”字照应“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作者想象在田耕生活中在琴棋书画中找到的快乐,可以使自己从国事之“忧”中解脱出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民告诉我春天来到,我将到西边田头从事春耕。①事:指耕种之农事。②畴:chóu,田地。)命巾车,或棹孤舟。(有时驾着有帷帐的马车,有时划起一叶小舟。①或:时或,有时。②巾车:有布蓬的车。③棹:zhào,桨,划船用具,这里作动词用。)既窈窕以寻,亦崎岖而经丘(沿着深远幽深的山沟,经历高高低低的山丘。①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②寻:沿着。③壑:hè,山沟。④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⑤丘:丘陵,小山。既……亦……,表示并列关系。) [这是对田园农事的描写。诗人想象中的田耕生活,驾车乘舟,登山泛溪,好比是寻胜探幽,乘兴出游。“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作者用合叙的手法,造成一种整齐的音韵美;“崎岖”双声,“窈窕”迭韵,造成音节和谐美,读来优游从容,通过这样的语言,诗化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泉流涓涓细水慢流。①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②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天地万物皆得其时,感慨自身生命行将结束。①善:欣喜,羡慕。②得时:适时,顺应天时、适合时令。③行休:行将结束。指生命将要完结。)[这四句写作者触景而生的感慨。草木欣欣,泉流涓涓,天地万物,适逢其时,对比自己,仕途乖舛,功名无望,光阴白白流逝,生命行将结束,那么,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作者又禁不住伤感不已,“惆怅而独悲”。]
    第3段,写作者从“景翳翳以将入”而生出的忧虑中解脱后,想象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与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再次唱出“归去来兮”的心曲,诗人的心灵也获得了自由与解放,他想象中的田园生活是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但是作者在享受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搜奇览胜的幽雅闲适、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之时,面对欣欣草木、涓涓山泉,感慨油然而生,感情由愉悦欢快复转为自伤自悼,情调由高亢昂扬复转为低抑深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饱受儒家熏陶的诗人怎么能消沉萎顿,怎么能让生命白白流逝?他需要再次寻求解脱,他需要找到新的精神支柱,于是文章自然地转入第4段。
    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算了吧,人生在世能有几时!①已:止。②矣乎:助词“矣”“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③寓形:寄身,托身。④宇内:天地间。)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随顺心意听任生命自然地生死去留?①曷:何,为什么。②委心:随顺心意。委,随从、顺从。③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还是忧心忡忡,心神不安,你到底想要追求什么?①胡为:为何。②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③何之:到哪里去,这里是“追求什么”的意思。此句照应“感吾生之行休”句。)[这里三个问句,前两个是反问,光阴荏冉,人生无常,还是听天由命吧!这是作者面对浩渺宇宙,纷纭人生发出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但是作者不甘沉沦,不屑颓唐,因此,他拷问自己心灵:你究竟想追求什么?由此引入了下面的回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荣华富贵不是我的愿望,神仙世界不可希冀。①帝乡: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这里指仙界,成仙。《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②期:期望、期求。)[富贵功名,求仙不老,可以说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追求,但作者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既否定了世俗的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的彼岸世界,那么作者的人生追求,精神家园又在哪里呢?]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爱惜那美好时光我或者独自出外欣赏,或者扶杖除草助苗生长。①怀:留恋、爱惜。②良辰:美好的时节,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③孤往:独自外出。④植杖而耘耔:指隐耕的行为。植杖,拄着木棍。《论语•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芸。”植,立、扶。杖,小木棍,南方农民中耕耘田时拿在手中以支撑身体的用具,俗称“踩田棍”。耘,除草。耔,zǐ,培苗。《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上东面高岗纵情长啸,面对清澈溪流吟诵新诗。①登东皋以舒啸:似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的故事。《晋书•阮籍传》:“(阮)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皋,ɡāo,水边高地。舒,放。啸,高声叫。②赋诗:作诗。)[这是作者对“欲何之”的正面回答,他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原来作者是要做一个地地道道的田园诗人,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亲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已足。]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应自然变化了却此生,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怀疑!①聊:姑且。②乘化:顺从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化,造化,指自然。③归尽:到死。尽,指死亡。④乐夫天命:以顺从天命为乐,即乐天安命。《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⑤奚:何。)[在作者看来,这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是心灵理想的归宿,是人生价值的所在,乐在其中,还有什么疑虑犹豫:“归去来兮,田园将将芜胡不归?”作者在大彻大悟之后,终于发出了这千古永恒的长啸!]
    第4段写卓尔不群的心志,“乐天安命”的情怀,使作者从“吾生之行休”的伤感中解脱出来。“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诗人委婉自问,以振起下文的自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是从反面作答,“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里从正面作答。作者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荣华富贵,也不指望飞临仙境来逃脱人生苦难,他所追求的只是醉情山水田园,寻找人生妙趣,守住自己圣洁的精神家园。作者终于大彻大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发见了人生的另一坦途,找到了生命的又一种价值,于是伤感复转为欢乐,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高度,“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以反问的语气坚定地表明心志,与开头“归去来兮”遥相呼应。
    综观全文,《归去来兮辞》叙写了作者在决定辞官归隐之时自我解脱的心理历程,清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评:“是篇评解穿凿,一概删去,只就本文读之,甚有异味。曰:‘以心为形役’,是多少箴规;曰‘委心任去留’,是何等超脱;末云‘乐天命’,几入孔、颜门户矣。”这是说陶渊明用佛家、道家理念从儒家入世中解脱,最后又回到儒家,从中找到全新的人生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