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高涨。
    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一)背景: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以其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
    (1)步骤:①掌握清政府的实权:任内阁总理大臣,享受政治和军事全权
    ②妄图从南方革命党人手中夺权:南北议和
    ③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
    ④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原因:①自身:拥兵自重,玩弄两面手法
    ②列强:对其的支持,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将袁世凯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革命阵营内部:存在问题:混进革命阵营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④孙中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提出两项条件达到,可以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袁世凯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号,走向专制独裁
    (1)破坏《临时约法》,建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内阁
    (2)大举外债,镇压革命党人
    (3)公然复辟帝制
    3、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废弃约法,拒开国会,继续破坏共和制度。
    (二)维护民主共和的举措:
    A、提出限制袁世凯权力三项条件
    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2、新大总统到南京后,再辞去大总统职位
    3、新总统必须遵守即将制定的《临时约法》
    B、合法的议会斗争
    1、目的:组织国民党,通过国会大选,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结果:国民党赢得大选,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宋教仁被刺案
    C、武力反抗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
    (1) 背景:袁世凯的专制:宋教仁被刺案
    (2)经过:1913年7月,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
    (3) 结果: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
    (4)原因:袁世凯兵力的强大
    国民党力量的涣散:
    2.1914年,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再举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参与护国运动
    (1)背景: 袁世凯复辟帝制
    (2)经过:①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②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首举义旗,组织护国军。
    ③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3) 结果:①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②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在绝望中死去
    (4)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领导护法运动
    (1)第一次护法运动
    ①背景:段祺瑞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国会和《临时约法》。
    ②时间:1917年秋至1918年5月
    ③过程:1917年秋,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
    联合西南军阀:桂系、滇系。
    西南军阀和北洋军阀勾结
    西南军阀改组军政府,实行七总裁制,排挤孙中山。
    ④结果:无果而终。
    ⑤影响:a、使孙中山认识到“南与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护法目标是不可依靠军阀来实现的。
    b、认识到整理党务,先固实力的重要性: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2)第二次护法运动
    ①背景:策动粤军讨伐桂系军阀
    1920年8月,粤军推进广州,桂系败逃广西。
    粤军将领敦促孙中山到广州主持政局
    ②经过: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
    1921年4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1922年5月,孙中山发布讨伐令。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
    ③结果: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护法运动再次失败。
    ④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
    重要原因:孙中山没有自己领导的武装
    (三)结论:
    1、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救亡图存,不屈不挠地斗争,精神可嘉
    2、斗争失败的结局,说明资产阶级无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四、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
    (一)背景:
    1、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战屡败,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出路
    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思想发生重大转变:
    ①联俄: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联俄开始形成。
    ②联共:吸收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
    ③扶助农工:1923年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标志孙中山从依靠军阀力量变为依靠民众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