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影响:从此无产阶级 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上升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个阶级的自觉行动 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三大组成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法(英)空想社会主义 三、投身武器的批判(革命实践):投身 1848 年欧洲革命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反对资产阶级的理论,看做是“批判的武器”;把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和斗争,看做是“武器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家,也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 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投身对资本主义的“武器的批判”的? 1、马克思恩格斯与法国革命:支持法国二月革命,马克思赠钱给工人购买武器 2、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革命:直接领导德国革命,恩格斯还亲自率人袭取军械库,成为站在斗争最前线的斗士;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思想,两次被查封 四:不朽的《资本论》 《资本论》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经过25年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本书,终于写成《资本论》第一卷。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抓住关键的时间。 (1)问世的背景: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 (2)写作概况:马克思 1867 年出版第 1 卷;恩格斯整理出版 2、3 卷。 (3)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是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4)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南 五、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 1、第一国际:(1864—1876年) (1)背景:P133 19世纪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欧洲的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 (2)成立:p133 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亲自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3)、活动:P133 补充:1871 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给予了支持,发表了马克思最辉煌的文件之一的《法兰西内战》。 (4)意义: 2、第二国际(1889—1914年) (1)背景: (2)成立 (3)活动及特点 第二国际特点:没有制定纲领和章程,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没有创办机关刊物。做出的相应决议,由各国工人党自愿遵守。第二国际的这种组织形成和活动方式,为第二国际后期各国工人党指导思想上出现的混乱埋下了隐患。恩格斯病逝后,修正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第二国际解散。 项 目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历史条件 物质基础 资发展-蒸汽时代 资发展-电气时代 阶级基础 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组织条件 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 由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个人条件 马、恩领导 恩格斯的指导 概况 时间地点 1864年、伦敦 1889年、巴黎 组织形式 有纲领章程、机构、 没纲领章程、无机构 性质 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各国的上级组织 独立自主,通过决议指明方向 范围 少数欧洲国家 整个欧洲和北美 作 用 都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