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学毕业后,《莱茵报》主编,宣传进步思想, 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成的博士俱乐部,很快成为其最年轻的精神领袖。但不久便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分歧。 1841年春,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 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 相识时马克思4 岁,燕妮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能也有早恋现象。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美貌非凡,她不顾家庭的反对,在上大学之前与马克思秘密订婚,当时马克思17岁的,燕妮21岁。此后燕妮苦等了马克思7、8 年。这七八年间他们几乎没有怎么见面,只有断断续续的书信来往,那时热血澎湃的马克思写了无数感人的诗篇给燕妮,直到他们都八十多岁的时候,燕妮还会拿出来阅读。他们于在1843 年结婚。当时,当时正是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驱逐,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燕妮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与马克思结婚并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在伦敦5年,是马克思和燕妮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他们四个孩子死了三个(一生共生六个也有说七个,但只活下三个)。但就是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而进行校订的就是燕妮。 在最困难的岁月,从没有动摇过燕妮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他们相守一生,矢志不渝。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1843年开始马克思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反动统治者的迫害下,马克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终生飘泊国外。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最终他选择了英国 。“我是世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2、青年恩格斯 (1)伟人诞生 (2)社会实践活动: 尽管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志向。他们都同情农民、工人等社会基层群众的疾苦,志愿“为大家而献身”。马克思在中学的作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说明。这篇作文也是我们在以往经常引用的著名文献之一。它表明了马克思立志创建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体制的最初理想。1843年,马克思到达巴黎,并合办刊物《德法年鉴》,在研究英国的经济学和法国革命史基础上,第一次阐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当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重任。 恩格斯虽然与马克思出身不同,生活经历各异,但恩格斯早年生活在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他所看到的工人生活的凄惨景象使他终身难忘。1842年,恩格斯到他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营业所工作。在这-里,他不但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了新兴的工业无产阶级,而且亲历经济危机,看到了工人的悲惨生活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斗争。在英国的经历成为恩格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共同的奋斗理想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发起了对封建主义的专制和资本主义的贪婪的批判。青年时期理论和实践斗争的磨炼,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打下了创建伟大学说的良好基础。 ----------这说明他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并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提示:①生活的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诞生于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社会财富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主义投机性的盛行等也突出地显现出来。它们虽都属于工业文明的衍生物,但是由于观察视角的巨大差异,作为工业文明体制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承受着早期工业文明所带给他们的苦难和痛楚,他们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他们从最初本能地捣毁机器等自发原始的反抗,逐步进展到进行有组织有纲领的大规模斗争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诞生在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②共同的志向——志愿“为大家而献身”; ③青年时期理论和实践斗争(经历)的磨炼——良好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和恩格的革命实践活动:实现思想伟大转变:思想转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1844-1845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标志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2、伟大合作: (1)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开始伟大合作 (人教)第二提琴手:这是恩格斯博大胸怀和谦虚的说法。经济上资助,感情上支持,理论上帮助: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帮助 。 (2)理论合作:① ② ③ (3):合作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正义者同盟”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 诞生的历史条件: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必修一专题八)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思想基础:吸取了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努力。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读史感悟:① 材料中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么? 思想理论成果 。② “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 工 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 (2)标志:1848 年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盟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3) 内容: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作了系统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练习册P64或必修一P1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