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新课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板书)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艰辛的探索(板书) 1、百年悲怆(板书) 展示图片: ①清末爱国人士绘制的时局图,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②八国联军进北京、圆明园原景及残迹。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题:“百年悲怆”始于哪一年(1840年)?结束于哪一年?(1949年) 2、路在何方(板书) 国家民族的灾难,促使中国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为中国的前途上下求索。 预习题:阅读P39-41,思考: (1)p40“想一想” (2)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这些运动和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怎样的明确结论?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板书)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农民运动的领袖们不可能领导反封建的斗争取得胜利。P39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板书) 图片:慈禧、光绪、康有为、梁启超、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后的遗物等 讨论:戊戌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总结:脱离群众;依靠光绪--一个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和支持。 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他们脱离广大的劳动人民,而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身上,并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和支持,所以注定要失败。P39(失败原因)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板书) 意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l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失败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胁迫下,革命的果实最终还是落到了反动派手中。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总之,辛亥革命比起前几次运动,自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辛亥革命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学生活动,任选其一: ①学生讨论: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设想:如果当时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会如何?③小辩论:社会主义能救中国或资本主义能救中国? 如果选用①,可以是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前后桌讨论或者分组讨论。如果选用②,可在课前即把学生分为四组,并把座位分成四个区。如果选用③,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安排:学生能力强,可以课堂上即兴辩论,能力弱,老师一定要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但要在辩论后说明,真理是越辩越明,而不是谁胜谁即是真理。(通过活动总结出) 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板书)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总之,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巩固总结 见书P41‘名言“(或《学习手册》P60,思考回答: (1)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举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两个例子?(书P39第三段《小字》第四段《大字》P40) (3)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尝试都失败?(三个原因,见上3、) (4)从毛泽东这段话说明了一个怎样的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l.全班搞英雄人物、爱国人士名人名言录。 2.开展一次“每当唱起国歌,我想到的…”的主题班会。 3.整理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