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造福。 17.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8.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 ▲ ▲ 19.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6分)答: ▲ ▲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项,“媪”读ǎo;B项,“谂”读shěn,“剌”读là;C项,“垣”读yuán。) 2.B( 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3.C(A项,“承担”与“栏目主持”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在“启程”后加“前往”;D项,“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句式杂糅。) 4.D.鼓:敲打。 5.一是疫苗最早可于11月问世;二是病毒变异可能已排除。 6.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7.D(应为“缴纳”) 8.D(A在 /比;B表承接/表修饰。C由、从/把; D是。) 9.选C(C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的策略不是魏徵提出来的。) 10.⑴也许中原的百姓就能够稍微安宁一些了!(得分点:庶几:也许,大概, 1分;中国,中原 ,1分;句意准确1分) ⑵这样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 ⑶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⑷隐忍苟活,关闭在监狱污秽之地而不辞世的原因是内心想的和要做的事情助学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采不能在后代显露。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唐太宗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丁未日(二十二日),太宗带领众位宫中将士在显德殿庭院练习射箭,并告诉他们说:“周边的戎狄等族的侵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值得忧虑的是边境稍微安宁,君主就放逸游荡,忘记了战争的威胁,因此外敌来犯时没有人能够抵御他们。现在我不让你们挖池塘筑园苑,而是专门熟习射箭技术。闲居无事时,我就当你们的老师,突厥入侵时,就当你们的将领,这样,或许中原的百姓可以稍微得到安宁吧!”于是,唐太宗每天带领数百人在宫殿庭院里,教他们射箭,并亲自测试,射中箭靶多的士兵用弓、刀、布帛赏赐给他们,他们的将领的考核成绩也列为上等。众大臣多来劝谏说:“根据大唐律令,手持兵刃到皇帝所在的处以绞刑。现在让这些地位卑下的人在宫中殿堂的旁边拉弓带箭,皇上亲自在他们之间,万一有狂徒暗中发难,事出意外,这可不是重视社稷江山的办法。”太宗都不听从,他说:“君主看待四海如同一家,邦域之内,都是我的子民。我对每个人都能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怎么要对宫中警卫的将士横加猜忌呢?”从此侍卫将士人人想着勉励自己,几年之间,都成为精锐将士。太宗多次带魏征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都很高兴地赞许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即使不到十八岁,那些身体健壮高大的,也可一起征发。”太宗听从了。诏书传出,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实行,不肯签署,以至往返四次。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都是虚报年龄来逃避徭役的奸民,征发他们有什么不好,你却这样坚持!”魏征回答说:“军队在于治理能够得法,不在于人数众多。皇上征召那些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就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体弱的人来增加虚数呢!而且皇上常说:‘我凭诚信治理天下,想要使臣下百姓都没有欺诈的行为。’现在皇上即位没多久,已经多次失信了!” 太宗惊愕地问:“我怎么失信了?”魏征回答说:“皇上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全部下令免除。’有关官员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征收督促跟以前一样。皇上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诏书说:‘已服徭役和已经交税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按人口退还已纳税物之后,才又重新征收,百姓本来就不能没有责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另外,与皇上共同治理天下的那些地方官,日常考察等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于征兵,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太宗高兴地说:“以前我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信用,百姓就不知怎么听从,国家凭什么能够治理好呢?我的过失很重了!”于是不征发中男做兵员,并且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11. ⑴描绘的是暮春时的景色,抒发的是怨别的情感。“草漫漫”、“春事晚”以及“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文字都表明此时已是暮春。“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形式刻画倚阑人凝眸深思的形象,第三句借“燕子不归”道出倚阑人心中思亲之情。 ⑵“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好。你看: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将尽,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的虽是眼中景,却暗寓着心中情,化虚为实,把情绪、心境和感触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好。因为诗人借当前季节的风物——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一口气连用三个比喻不仅巧妙地回答了“闲愁都几许”的问题,而且同时又是在说:我这愁恨,已经够多了,偏又赶上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愁雨不止的时节,越增我无限的愁怀恨绪。意绪巧叠,令人回味无穷。 12.(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2) 恐年岁之不吾与(3)剑阁峥嵘而崔嵬 (4)小乔初嫁了(5)星汉灿烂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疏影横斜水清浅 13.反复、比喻、拟人。(2分)形象地刻画出“古藤”外形的怪异,渲染“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难。(2分)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作张本(铺垫)。(1分) 14.惊奇——敬慕——担心——景仰。答对三点得3分) 15.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下文表达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铺垫。(2分)年老的女人与古藤相互映衬,阐述了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2分) 16.古藤饱经1300年的风霜雨雪,并且失去了赖于依附的大树,但仍能顽强地活着;有“气”。古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有“色”。由此可见,“古藤”“乃真气色”。(气、色各2分) 17.B(“臭”是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 18.(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2)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3)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19.(1)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3)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20.【思路点拨】 1.“牵挂”是一个饱含感情的文题。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情丝,这一切都由牵挂联系着,亲情、爱情、友情,哪一种都是沉甸甸的,都在等着你去挖掘、展示。 2.文章情感真挚,需要语言来体现。同是一个事件,有情感则激荡人心,无情则干巴枯燥;议论也是同理,在说理中加入感情,议论就容易令人产生共鸣。有情感的语言,没有一定的规则,它源自作者对写作对象的体味。【例文呈现】 牵挂 朱姗牵挂是海,是世上最深的愁海;牵挂是丝,是世上最长的情丝;牵挂是结,是世上最密的心结。 —题记 乡愁海李白有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余光中也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古今游子何其多,他们对家乡的牵挂,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当你告别家乡外出闯荡天下的时候,家人的声声叮嘱会使你步履踯躅;当你穿梭于霓虹闪烁的街市的时候,一声老乡的呼唤会使你泪眼婆娑;当你只身在异域守候中国年的时候,子夜敲响的钟声会使你心潮翻滚。其实,你心灵的天空无时不飘过费翔的“故乡的云”,那一缕挥之不去的乡愁,它一头连接着故乡的殷殷召唤,一头连接着你割舍不下的愁思。 爱情丝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叙出了多少情侣的牵挂。“盈盈一水间”使牛郎、织女望眼欲穿,留下了“脉脉不得语”的千古绝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至死也松不开他那双牵挂的手,把“你要勇敢地活下去”的含泪遗嘱留给了心爱的露丝。牵挂是一缕剪不断的情丝,因为牵挂柳永“衣带渐宽”,因为牵挂路易“魂断蓝桥”。牵挂,它纵串古今;牵挂,它横贯东西。 母子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首《游子吟》道出了天下所有母亲的心声。孩子是母亲的小棉袄,也是母亲的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永远也走不出母亲那牵挂的心田。《七子之歌》唱道:“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其实,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一生都与自己的母亲心相连,情相依……“牵挂你的人是我,想念你的人是我”,记不得是哪首歌里曾这样深情地唱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也许相思是红豆,那牵挂就是那枝条,连着这一个个相思的红豆。【简评】文章情思飞动,文笔清新,底蕴丰厚,构思精巧。一幅幅叠印的画面似心雨飞飘,勃发出一曲曲“牵挂”的绝唱,令读者心旌摇动,荡气回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