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7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5小题,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贾(gǔ) 紊乱(wěn) 飞来横祸(hèng) 怙恶不悛(qūn) B.俯瞰(kàn) 觊觎(jì) 以儆效尤(jǐng) 数见不鲜(shuò) C.笑靥(yǎn) 教诲(huì) 断壁残垣(yuán) 舐犊情深(shì) D.哀恸(dòng) 吞噬 (shì) 汗涔涔(cén) 潜移默化(qián) 2.下列各句横线处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② 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 ③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A.不免 节余 谋取 B.不免 结余 牟取 C.难免 节余 谋取 D.难免 结余 牟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我敢说,如果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要想取得这次抗震救灾的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最近《广州日报》刊登消息说,一位老工人把珍藏多年的祖传字画义无反顾地捐献给历史博物馆。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谭亮平时爱出风头,干起活来吊儿郎当,老是在车间里侃侃而谈,大家都讨厌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帮助干部群众了解国际形势,李肇星同志于4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 B.这次由《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联合进行的电话民意调查显示,在46% 的被调查的人中,预计这场战争短期内难以结束。 C.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D.在开会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3分) A.《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国语》,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国语》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司马迁所作,其中本纪三十篇,《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 C.《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他与《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表文。表,是古代臣子给君王的一种奏章文体。《出师表》也属于这类文体。 二、本大题11小题,共45分。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故幸来告良 阕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B.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隧而相见,其曰谁不然? C.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杀人如不能举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其孰能讥之乎? 其是之谓乎! C. 姜氏欲之,焉辟害 君何患焉 D. 罪且及副元帅 且熟,归我半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①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④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⑤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⑦晞一营大噪,尽甲 A. ①④⑤⑦ B. ①②③⑥ C. ③⑤⑥⑦ D. ①②④⑤ 9. 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姜氏何厌之有? 其是之谓乎! B.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客何为者? 为击破沛公军。 D.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注],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 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 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 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雅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 [注]烦剧:事物多而杂乱。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令率不能堪 堪:胜任 B.同械其魁通衢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C.后使者甫到 甫:刚刚 D.同方笞一医未竟 竟:完毕,终了。 11.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先蒙古族也 B.事母以孝闻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其兄弟因怙势为奸 D.则同已死矣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道同严正刚直的一组是(3分) ① 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② 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③ 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④ 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 ⑤ 县民悼惜之 ⑥ 遣卒语同释之 A.① ③ ⑤ B.② ④ ⑥ C.① ③ ⑥ D.① ② ④ 13.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道同作番禺知县,不像以往县令那样处于被动局面,而是严明执法,抗拒当地军卫横行霸道非理之事,使当地能稍微安定。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当时权贵朱亮祖受土豪家贿赂,置酒召道同说情,道同严词拒绝。后来朱亮祖擅自放了土豪,还借他事打了道同。 C.富民罗氏娶朱亮祖的女儿,他们兄弟依仗权势做坏事,道同追究惩处他们,朱亮祖把他们抢了回去。道同把朱亮祖所为上奏朝廷。 D.朱亮祖先劾道同讪傲无礼,帝遂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又因道同奏章而悟,又派使臣前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后使者来到之前被杀害。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1)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3分) (2)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4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分) 16.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 (4)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 。(《报任安书》) (5)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8)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