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智慧与道德的关系上,中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认识,都认为道德与智慧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B.人生觉解从根本上决定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而只有对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的人,才能算是有道德智慧的人。 C.道德智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掌握着国家资源的政府官员都具有价值澄明的道德智慧,就有可能避免贪腐现象的出现。 D.对自己的命运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控,对自己的道德有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充分的自尊,这才能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心平如镜、不假外求、安置若素、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常徭咸阳,纵观 纵:听任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交换 C.吕后因餔之 餔:给……吃 D.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诚:果真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刘季雄心勃勃的一组是(3分)( ) ①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②大丈夫当如此也 ③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④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⑤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⑥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本纪》中对刘季的出身和相貌的记述颇具传奇色彩。刘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从事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普通事务。 B.高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吕公到县令家避乱,大小官吏都筹备贺礼前往祝贺贵客到来,高祖亦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携万钱前往,令吕公等人大为吃惊。 C.吕公擅长给人相面,一见到高祖,便认定高祖有显贵之相,对其敬重有加;虽然吕夫人强烈反对吕公擅定女儿的终身大事,但吕公最终执意将女儿嫁给了刘季。 D.高祖为亭长的时候,就有显贵的预兆。一老者看见吕后与儿女在田中耕作,告诉刘季妻子将来会因为自己的儿子而显贵,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孝恵皇帝。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3分) 译文: (2)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3分) 译文: (3)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会 项 伯 欲 活 张 良 夜 往 见 良 因 以 文 谕 项 羽 项羽 乃 止 沛 公 从 百 余 骑 驱 之 鸿 门 见 谢 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至于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这首词的原序说:“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1)请分析“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4分) 答: (2)结合诗句,请分析这首词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5分) ⑴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⑸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