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注:本次语文考试总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6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修葺(qì) 龟裂(guī) 浸渍(zì) 绯红(fēi) 呼天抢地(qiāng) B. 妊娠(chén) 阖门(hé) 栖息(qī) 逶迤(wēi yí) 殒身不恤(yǔn) C. 疱疹(bāo) 谂知(shěn) 湮没(yān) 缧绁(léi xiè) 攒射(cuán) D. 余荫(yìn) 圜墙(yuán) 强颜(qiǎng) 倜傥(tì tǎng) 船坞(wù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凡我所编缉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烦的世界。这里有亲情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健全人格的基石。 C.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D.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B.近年来,很多汉语工具书有从俗从误的倾向,使很多字音字形所谓的“规范”很不规范,让语文教师讲解起来非常困难,至当不易。 C.“嫦娥”升空了。这是中国飞行器首次摆脱地心引力迈向深层空间的第一步。第一步,如邯郸学步,多少年后回头看,这一步可能稚嫩,但没有这第一步,便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D.当代社会高度重视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他虽然颇有才华,但由于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推动下,我国汽车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汽车消费国。 B.城市蔬菜自给率之所以越来越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城市化的推进使城郊的菜地急剧减少,如北京市郊的菜地面积已从17万亩缩减至1万亩以下。 C.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地块,探索以划拨和出让方式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地建房、逐步与廉租住房并轨、简化并实施租赁住房分类保障。 D.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总量目标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而要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目标,则要困难得多,未来10年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5.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②绝对自我,拨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③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④平和公正,循规蹈距 正确顺序: ; ; ; 。(只填序号) 6.请阅读下文,仿照例句概括出另外两个雕塑的象征意义。要求每个不超过10个字。(2分) 联合国总部有三座雕塑:一座是巨大的金黄色的铜质地球,但是地球已经开裂,名叫“破碎的地球”;这是意大利赠送给联合国的。另一座雕塑是近乎黑色的青铜雕塑,那是一把手枪,但是枪管被卷成“8”字形,打上一个结,名叫“打结的手枪”。这是卢森堡赠给联合国的。还有一座著名的雕塑,名叫“铸剑为犁”。这是苏联在1959年赠送给联合国的,雕塑中的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 例如:“打结的手枪”象征着人类要停止战争,禁止杀戮。 “破碎的地球”象征着人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剑为犁”象征着人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 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时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播,最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用该剧主要演员段奕宏的脸做了封面。有趣的是,这张脸的左右两边完全对称,甚至包括脸上的胡子、皱纹和泥巴。 连杂志的主笔王小峰也忍不住问美编:“你们是把一半的脸复制翻转后贴到另一半脸上的吗?”对方回答说:“不是,只是他长得比较标准。” 什么是标准?或者说,布拉德•皮特为什么性感?奥黛丽•赫本为什么美丽?又或者,狮子的屁股有什么特征?物理学家或许会推推眼镜告诉你,一切对称的东西都让人着迷。 《可怕的对称》一书的作者、华裔物理学家阿•热曾经仔细观察过儿子玩积木。他发现,刚开始,儿子只会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直到某个年龄,他搭出的东西会突然显示出对称性,而这也正是建筑学的基础。 早在儿童时代,我们就开始把世界分成左和右,人的眼和耳对称有助于接受立体的视听,而双腿的对称则为了便于直线行走。 曾经有生物学家测试了近千名学生的不同面部特征和身体特征,结果发现,最具魅力的要素即对称,其后才是性感的下巴、腰臀(女)肩腰(男)的比例、体味等。甚至,对称性也影响到了人的体味,长相和身体特征越对称,气味也越迷人。 对称是如此美丽,甚至被认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美学基础。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对称: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反电子,磁场的南极和北极,以及化学中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就连遥远的河外星系也存在着正旋和逆旋的旋涡结构。对称的“可怕”之处在于,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它无所不在。 一个源于生活的例子常被用来说明吴健雄后来观测钴60衰变的实验:假设有两辆互为镜像的汽车,汽车A的司机坐在左前方座位上,油门在他的右脚附近;而汽车B的司机则坐在右前方座位上,油门在他的左脚附近。现在,汽车A的司机顺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把汽车发动起来,并用右脚踩油门踏板,使得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驶去;汽车B的司机也做完全一样的动作,只是左右交换一下——他反时针方向开动点火钥匙,用左脚踩油门踏板。现在,汽车B将会如何运动呢? 大多数人会认为,两辆汽车应该以完全一样的速度向前行驶,这犯了想当然的毛病。吴健雄的实验证明了,在粒子世界里,汽车B将以完全不同的速度行驶,方向也未必一致。 自从李政道和杨振宁打破了宇称守恒定律之后,科学家很快又发现,粒子和反粒子的行为也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到1998年年末,物理学家们首次在微观世界中发现了违背时间对称性的事件。至此,粒子世界的对称性彻底破碎,世界也被证明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样完美。 8.下列对“对称”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将人的一半脸复制翻转后贴到另一半脸上,左右半脸即形成对称。 B.生物学家测试了近千名学生的不同面部特征和身体特征,发现对称是最具魅力的要素。 C.人的双眼、双耳、双手、双腿对称,自然界中的正负电子、磁场的南北极等对称。 D.对称性不仅让人产生美感,而且影响到人的体味和身体。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对称不仅如此美丽,而且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因而被认为是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人体本身有显著的对称特征,身体特征越对称,人体越具魅力,气味也越迷人。 C.吴健雄举了“一个源于生活的例子”,目的是为了形象浅白的说明所观测的钴60衰变的实验现象。 D.对称是“可怕”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它无所不在,以至于制约着人的审美意识和行为处事。 10.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要说明的主要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3分) 秋天的心 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也可有可无,而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殖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来计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已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了,他们有了年岁、知道了四时,可是他们的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令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中还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都翻烂了。这使我从小对农民历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泛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也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夏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那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而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啊! 11.本文开篇和结尾两处都引用了一些诗句,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他们有了年岁、知道了四时,可是他们的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