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0年蒲圻高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3分)
    (3)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4分)
    五、诗词鉴赏(8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六、名句默写
    15.填空。(6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 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献愁供恨, 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3)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梧桐更兼细雨, 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莎士比亚,欧洲_________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拿来主义》选自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18分)
    壶 口 走 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洌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字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的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谐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紧扣一个“黄”字,并着力描写黄色的河滩、河床、山和水,意在烘托黄河壶口瀑布惊涛骇浪和如雷吼声。
    B.本文以听壶口瀑布的吼声、看壶口瀑布的浪涛和想黄土地的魂灵为顺序组织材料,笔墨主要落在黄土地的魂灵上面。
    C.这篇散文在感情的脉络上由雄壮而趋于恬淡,在意境上阔大雄浑,在情感上深沉含蓄,在语言上铿锵有力。
    D.这篇散文借黄河在壶口猝然凝聚的景象,使我们了解和领略了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到了黄河的伟大。
    E.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提到了一帧以黄色为底色的画,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7、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多次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5分)
    答:
    18、“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分)
    答:①
    ②
    19、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4分)
    答:
    八、语言运用(12分)
    20.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填完整。(4分)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意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 ”,表达了 。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 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 ”,表达了 。
    21.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70字。(4分)
    11月8日,北京大学招生办称,将在京津渝等13省份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依照北大的规划,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方式录取到北大的学生,原则上控制在本科招生计划 的3%以内,以往北大校本部公布的本科招生计划一般在2650人左右。
    《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称,2010年,在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点评:
    22.为陆水幼儿园的小朋友创作一首园歌,只要求补写出第二段歌词的前四句。要求:与第一段歌词句式结构大致相同,字数相近,内容健康向上,通俗易懂。(4分)
    第一段:白云儿飘在蓝天,花朵儿扬起笑脸。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围绕在老师的身边。
    快乐和幸福是翘翘板,梦想荡起秋千。啊!陆水幼儿园,我智慧的摇篮,成长的乐园。
    第二段: , 。 , 。
    幸福和快乐是翘翘板,梦想荡起秋千。啊!代代红幼儿园,我智慧的摇篮,成长的乐园。
    九、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真”字难能可贵。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陶行知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也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是真的,也必然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认为必然是美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0年秋季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5.略
    16、 C E
    17、①神奇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雄浑(磅礴)的气势;或:壶口瀑布壮美的景象给2分)。 ②民族精神。
    18、①象征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②又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因黄河有雄浑的气势)
    19、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中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且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0.示例:①“鹏程万里”,表达了对前途远大者的祝福;“闻鸡起舞”,表达了对勤奋求学者的赞赏。②“丧家之犬”,表达了对失魂落魄者的鄙夷;“惊弓之鸟”,表达了对惊恐万分者的嘲笑。(举出例词1分,阐释含义1分。两组共4分。)
    21.示例:支持北大的做法,校长推荐制是自主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让考试总分不高但有“奇才”、“怪才”的特长生在考试之外又多了一种走进高校的可能性。反对北大的做法,这种制度必然会滋生权钱交易,并且依据校长个人好恶推荐学生主观性太强。(有鲜明的观点,1分;理由正当,2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超过70字,扣1分。)
    22.示例:柳条摇起长辫辫,小草露出芽尖尖。我们是祖国的幼苗,阳光雨露沐浴心田。(4分)
    《指喻》译文
    浦阳县的郑仲辨先生,他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一天,他左手的大拇指长了一个疹子,鼓起来像粟米一般大。郑先生对它有些疑惧,把疹子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子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给别人看,看的人仍像先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满满一把才握得了,靠近拇指的食指都被它牵扯得疼痛起来,好像刀割针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脊梁骨没有不痛的。郑先生担惊受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是影响全身的病痛,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十多天才能治好;现在这疹子快要成熟了,没有三个月是不能治好的。一天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点燃的艾草熏熏就可以了;要十多天才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药物仍可治好;到它长成熟了,严重时会蔓延到肝脏、横膈膜,轻点的话,也将使这只手臂残废。不设法从内部治疗,病势不会停止发展;不设法从外部治疗,疾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先生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才好,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细微之处,但最后酿成巨大的灾难;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最后会发展到无法处理的地步。当它容易处理时,人们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轻视它而不去管它;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时间,耗尽精力,才仅仅把这祸患处理掉,天下的事,像这拇指似的,真是太多了。平常人看得清将会发生的事,平常人也能处理掉,在情势上看来即使很危急,但并不值得很惧怕。只有萌芽在让人不会担心之处,又隐藏在让人看不到的苗头之中,平常人却以开玩笑的态度去轻视它的那些事,才是君子们所深深惧怕的。
    从前的天下,有像郑先生那样强壮无病痛的吗?爱天下的人,有像郑先生那样爱惜自己身体的吗?但足以成为天下祸患的,何止于像长在郑先生手上的疮疹呢?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疹不曾轻视它,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而几乎酿成大病。再说,本来人们就总是以非常疏忽的态度来对待祸患,再加上民生凋敝之后,官吏们仍在残害剥削百姓而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侥幸于问题没有发生,就认为不必忧虑,不知畏惧,这真能算得上是聪明的做法吗?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会是长久处于平民地位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多次折断手臂就会成为治疗折臂的良医。”郑先生以后如果做官的话,就应该以大拇指长疹子的事作为“谋国”的借鉴。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