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中外人物毛泽东传记选读同步训练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傅雷身上体现着中国千百年来被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一品格?请结合文体和现实分析说明。(4分)
    14.参考答案: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没有变天思想;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仔细处理好大小财产问题;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翻译作品精益求精。作者对傅雷干净的一生进行高度赞扬并表达了敬佩之情。
    解析:主要从三、四、五段中提取信息,这三段分别从政治、经济、文章来阐述傅雷的“干净”。
    15.参考答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与“干干净净”呼应,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析:露珠是晶莹剔透的,用它来比喻傅雷的纯洁的人格,非常得体、准确。
    16.(1)赞成。傅雷坚持正义,保持了人格的纯洁、高尚,对非正义作了决绝的抗争。(2)反对。虽然令人敬佩,将自身名声看得甚至超过生命,因而当声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愿苟且偷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应逃避,要能屈能伸,因为生命不会再生,机会可以再来。正如霍金所说:无论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
    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张中行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每隔4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17.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张中行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评级仅属低级。
    C.张中行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极广,学问极深。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18.下列对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中逐步展现自己的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D.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人深省。
    19.这篇传记的细节描写相当传神,请选择一处加以分析。(4分)
    20.张中行八十岁终于成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5分)
    17.D 解析:“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
    18.B 解析:“有隐逸之风”错。
    19.参考答案: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张中行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张中行珍惜一粥一饭的优良品质,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学者”的本色,使张中行的形象更加鲜活。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描写的妙处。本文细节描写较多,选取典型的、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细节,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20.参考答案:(1)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涉猎、善于思考有关。(2)要做事,先做人。张中行敦厚淳朴,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3)言行要有自己的准则。张中行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这样才能有坚定的信念,有所作为。(4)要自信。没有伯乐发现他,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5)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讲“顺生”,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解析:此题考查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答题过程中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能结合文本适当分析。学生如从其他方面谈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三、语言运用(12分)
    21.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纪念伟人毛泽东”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字左右。(4分)
    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在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诞生了一位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
    答案示例: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他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使革命赢得了胜利,使人民赢得了自由,使祖国赢得了新生。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要紧扣中心“纪念伟人毛泽东”,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评价伟人毛泽东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全国人民的贡献。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心的要求来写。
    22.(2009广东韶关高三调研,23)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着被砸了一个洞的电视机,而电视机的旁边站着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抓着一把放在电视柜上的大锤子的父亲,他对着孩子大声训道:“你要是再看暴力节目,长大你就跟电视里那个人一样暴力!”
    (2)提醒人们注意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用暴力去纠正孩子的不良爱好与习惯是不可取的。
    解析:说明内容要有条理,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要全面,内容包括画面中孩子、电视机、父亲及父亲说的话四个方面。回答“漫画的寓意”要注意父亲的语言。
    23.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隆重在山东济南开幕。②开幕式上将开展大型文体表演。③十一全运会提出了“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的主题口号。④本届全运会吉祥物为“泰山童子”。⑤本届运动会共有46个代表团的1 000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⑥本届全运会适逢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运会创办50周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对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大检阅,是一次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体育盛会。
    (1)第__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__处(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隆重”的位置不对,)“隆重”调到“济南”后。② (“开展”与“表演”不搭配,)“开展”改为“进行”。⑤ (“参加”缺宾语,)“阶段”后加上“的比赛”,或者“参加”改成“进入”。
    四、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后面的要求作文。
    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题目力图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对他人的职责,考虑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思考对社会、时代的责任。
    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朝忠臣杨继盛“铁肩担道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当今社会,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作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
    人们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高中生而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奋努力,拼搏进取,勇往直前,不断进步,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也就是一种担当。只有努力学习,“以天下为己任”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当然,写“担当”不一定非要写为国家、为民族而担当的英雄豪杰,我们的亲人,我们身边的朋友,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担当也是很感人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取自生活,发自真情,文章才能清新、自然、真切。
    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精心构思,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无论选什么文体,一定要有明确而集中的主旨。
    参考例文:
    担 当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名唤昭君的绝代女子,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放弃了歌舞升平的华丽后宫,担负起维系和平安定的重任,用一生的流年换取了大汉百姓的安定,撑起了大汉王朝的半边天。同样是女子,担当民族使命的女子会迸发出无比顽强的精魂。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朔北的环境严酷,大漠的狂风凛冽,血色残阳勾勒出一个伟岸的剪影——苏武,那个用忠贞大义担当起国家使命的英臣,在富华豪奢与民族大义之间选择担当起国家的重任。即使历经千磨百炼,担着责任的他,步履越发坚实沉稳,在驼铃凄怆的歌声中,呼啸——“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担当着国家大义,人的精神会变得无比坚韧强大。
    担起国家大义,林则徐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起民族使命,岳武穆沉吟“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些为民族为国家担当起重任的人们,让我们仰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穷也兼济天下的胸怀多么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那些身处苦难而勇于担当的人们让我们钦佩: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用坚韧书写光明;史铁生双腿瘫痪,却走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
    “花开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这如水的女子,在贾府的深深楼榭中,在封建大家族“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中,承担了莫大的压力。“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繁华溢美,在她这“半是主子半为客”的冷眼中也只是些披了华裳的腐朽。当宝玉离去,悲恨嫉妒纷涌而来,在绝望中,她无力自助,没有勇气担当,水做的女子啊,何必让这浮华纷乱的种种矛盾吹散你那一缕香魂?
    我们生逢斯世,也要勇于担当,为自己,为亲人,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勇敢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创造人生的精彩,书写生命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