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2题 。 瘞 旅 文〔注〕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官名)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早,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待瘞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噫!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哭泣)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yī 是)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什么)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尔奄忽(死亡)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纵不尔瘞,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豗(huǐ毒蛇)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不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chī)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傍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作者王守仁) 注:本文系作者被贬贵州龙场驿的第三年写的一篇祭文;瘗(yì),埋葬;旅,旅居在外的人。 11.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果:实现 B.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 薄:接近 C.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 中:中间 D.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 友:以……为伴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携一子一仆将之任/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B.其能以无死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自去父母之国而来此三年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D.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8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6分) (2)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6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 相 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鸣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络纬,昆虫名;簟,竹席。 (1)这首诗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作品加以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主要用了渲染和想象两种表现手法,请选其中一种手法加以简要赏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时下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的含义及“浮云”一词,与《论语》“ , ”有联系。 (2)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3)五月渔郎相忆否? , 。(周邦彦《苏幕遮》)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父亲的斑马线 刘会然 刚来城里几天,父亲就像失去阳光的麦苗,病怏怏的。 我劝父亲多去公园里走走。 公园就在我们房子对面,横穿一条大道就到了。公园很大,风景秀丽,活动的人也多。 父亲说,横亘在房前的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很麻烦。我告诉父亲,过大道时走斑马线,所有的车子都会停下来让你,很方便的。 父亲说,真的吗,斑马线这么神奇? 我说千真万确。 父亲好奇问,什么是斑马线,是留给斑马走的线吗?我笑了起来:城里哪里有斑马,是大道上用白漆漆成的像斑马颜色一样的线。斑马线是方便路人横过大道。我再一次告诉父亲,在斑马线上行走,所有的车子都会停下来让你。 父亲问,是所有的车辆吗?我说是的,是所有的车辆! 父亲还是不肯相信。我亲自带他过了一次斑马线之后,父亲啧啧称奇,说城里人真文明,乡下的车都是在路上横冲直撞的,怪吓人。 父亲再问,在斑马线上要是车辆不停下来让行人将会怎样? 我说交警会严厉的处理他,罚款,扣分,严重的还要吊销驾照。 父亲说,好,城里的制度就是好。 闲着的时候,父亲就一个人去对面的公园里散步。开始过斑马线时,父亲还是畏首畏脚。几次过后,父亲总算放心了。渐渐的,每次过斑马线,父亲总是挺胸昂首,巡视着来往的车子,活像是一个检阅军队的大将军。 父亲说他喜欢这种感觉,走在斑马线的时候,所有的车辆都齐刷刷的停在脚下,父亲说就像检阅自己饲养的那群整齐划一的鸡鸭一样。 公园里散步的,遛鸟的,逗狗的,多是成群结队。他们都是一些退休了的城里人,饱含城里人的气质。 父亲不懂遛鸟,不懂逗狗。父亲想,城里人真怪,让鸟在天空、树上鸣叫不是比在笼子里更动听吗?还有,让狗猫它们自己走就是了,为什么要用根粗粗的绳索拴在脖子上,狗和猫不是都有灵性,知道回家的路吗? 那次,父亲对一遛鸟的大爷说,你爱鸟吗?大爷说,你不是废话吗,我每天喂他最高级的饲料,还放交响乐给它听。父亲说,既然你爱鸟,你干嘛要把鸟儿关在笼子里,像坐牢一样。 大爷剜了父亲一眼:你乡下来的吧。 那次,父亲对一个逗狗的大妈说,你爱狗吗?大妈说你不是废话吗,我每天都要跟她美容按摩,晚上我们还是同睡一张床的。父亲说,既然你爱狗,你干嘛不放开绳索让狗儿自由玩耍。 大妈啐了父亲一句:你乡下来的吧。 以后,公园里的城里人看到父亲走近,都纷纷躲闪。乡下来的父亲孤零零的。 那天,父亲精神一振,像发现了沙漠中的绿洲。他发现一乡下人正吃力的铲一大堆游人遗弃的垃圾。父亲感觉应该去帮一下乡下来的兄弟。二话没说,父亲走过去拿起铲子就干上了。乡下人很紧张,说,你乡下来的吧? 父亲说是啊,你不也是吗? 乡下人说,大哥,我求求你了,你千万不要帮我。你一帮我,明天我手里的铲子可能就没有了。说着,乡下人忙从兜里掏出一包烟递给父亲。大哥,帮帮忙,我是从乡下来的,现在不容易找到这个工作,我老伴还卧病在家呢。 父亲很纳闷,我真心帮帮他,想和他聊上几句话,他却认为我抢他饭碗。嗨,父亲叹了一声。 父亲觉得没有意思了,父亲说,公园虽然景色优美,聊天的也多,可只有树木愿意和他说话了。 不过父亲还是喜欢去公园,他说,他觉得过斑马线的感觉真好。父亲空闲的时候,他总喜欢在斑马线上晃来荡去,在斑马线上,父亲仿佛找回了所有的信心与尊严。 那天,父亲在检阅他的“军队”的时候,一车辆急速而过,父亲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车辆已经碾过了他的头颅。 父亲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也不会明白,自己竟然会倒在一辆交警车的轮子底下,而交警车正是为了追赶一乱闯斑马线的肇事车辆的。 (选自吉水籍作家刘会然小小说集《父亲的斑马线》) 16.这篇小说中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小说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18.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7分) (1)小说中反复写到“所有的车子都会停下来让你”,有什么作用?(4) 答: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答: 19.这篇小说以“父亲的斑马线”为题,可能有作品主题、情节等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