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练习题:高一历史07-11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8(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生态环境遭到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富分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
    21.(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0题)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答案】A
    【点拨】重返联合国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1972年;参加万隆会议在1955年,加入世贸在2001年,故选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中国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
    22.(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2题)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答案】B
    【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些在二战之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从未有过的现象。而这些是制度性协调机制的表现。
    23.(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22题)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答案】D
    【点拨】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 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
    24.(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B
    【点拨】从图标中“word bank ”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都不是世界 银行成立的初衷。
    25.(2009年上海高考25题)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来源:学&科&网]
    【答案】A
    【点拨】东盟和欧盟虽然都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但是东盟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法院,是各区域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26.(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6题)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 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答案】A
    【点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国,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排除B;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影响全球化进程排除C;经济全球化有五大标志,即生产要素的全球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排除D。
    27.(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9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③。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经济趋势的理解。③不符合亚太经合组织,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本、美国等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
    28.(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23题)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9.(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34题)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 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答案】B
    【点拨】欧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现,这符合B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30.(2010高考广东文综39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答案】
    (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8分)
    (2)低—高—低。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9分)
    (3)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3分)
    ②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4分)
    【点拨】
    3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来源:Z.xx.k.Com]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5.681.82.6
    191039.841.418.8
    192040.139.4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答案】
    (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
    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较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点拨】本题考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这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说明其对外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第(3)问,从图片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是趋利避害等。
    32.(2008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东盟大事年表
    1967年东盟成立,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1971年 签订《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1976年签订《东南来友好合作条约》,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
    1992年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5~
    1999年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 东盟。
    1995年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1997年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
    2002年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1)指出20世纪60年代影响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及表现。(2分)
    (2)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5分)
    (3)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5分)
    【答案】
    (1)冷战,越南战争(2分)
    (2)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5分)
    (3)从共同关心的问题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逐步推进区域化;不排外,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5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以东盟和欧盟为中心展开。第(1)问注意“60年代”、“外部因素”“表现”等关键词;第(2)问对比分析型题目,主要指出东盟区别于 欧盟的地方,应从成员国的组成、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水平等方面比较。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3. (2009年江苏高考24题)(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
    何特殊意义?(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2分)
    【答案】
    (1)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汇率机制:美元与 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
    【点拨】
    本题考查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⑴问注意题干答题要求:背景、对美国的意义等;第⑵问注意答题角度“世界货币格局”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