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最后一句,揭示作记的缘由和目的,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根据句式特点,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A.“曲”和“直”是反义词,“欹”和“正”是反义词,“疏”和“密”也是反义词。 B.“姿”、“景”、“态”的意思是“景致”的意思 C.“以……为”是“把……当作”的意思,“则”是“就”的意思 D.作者用两两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某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 2.“业”字有下面“几”种义项,①职业,②功业,③从事某种职业,④学业、业务知识。在下面的句子后填上“业”的义项(只填序号)。 A.以夭梅病梅为业( )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吾业是有年矣( ) D.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表意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B.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C.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D.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4.对下列两个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统治者帮凶奴才,根据主子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 B.斫、删、夭、锄、遏,写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恶劣手段;“江浙之梅皆病”说明后果的严重,人才受害之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