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报,不知道应当说明月日。孟郊给我的信,当是问了一下派去的人,而他随便说了一个日子来回答而已。事情是这样呢?还是并非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去祭吊你,去慰问你的孩子和乳母。他们如果生活可以维持就让他们守丧直到终了,到丧期满后我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终了,我立即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让他们全都守丧。我将来如有力量改葬,最终一定要把你安葬在先人的墓地,然后奴婢们希望怎样就听其自便。
唉!你得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时不能互相照顾一起生活,死后又不能抚摸着你的遗体尽情地表达我的悲哀,入殓时不能身靠你的棺木,下葬时不能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天神而使你夭折,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因而不能和你生时相互照顾,共同生活到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活着时你的身影不曾和我的形体相依,死去后你的魂灵又不曾在我的梦里和我相接,这实在是我自己做的孽,又去怨恨谁呢?那青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是尽头!从今以后,我将不再留恋人世了!当购置几顷田地,在伊水颍水边上,度过我的余年,教育我和你的孩子,希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和你的女儿直到她们出嫁,如此而已!唉!言有尽而情不可尽,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呜呼哀哉!尚飨!
【课文结构分析】
1.课文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结构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