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在梦中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花开花落二十年,满城人人皆若狂”的盛况。 其实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的象征而顶礼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洒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了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委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逝,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牡丹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窥探了牡丹的个性。 天南地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到,富贵与高贵只有一字之差。花儿也是有灵性的。同人一样,花儿也有品味的高低。品位即美之魂——洛阳不虚此行。 提示:读罢此文,你或许会受到某种震撼,牡丹,是如此高贵,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与周敦颐所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相比,你认可哪一种说法呢?其实,认定哪种说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牡丹已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情思。 五、活动课成果展示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以“花•鸟•古典诗歌”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选择一些材料辑录如下: 1.赏花•读诗•情趣浓 正月梅花凌寒开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梅花》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诗人林逋《梅花》诗写得最为动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月杏花满枝头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唐•罗隐《杏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三月桃花映绿水 宋代汪藻诗云:“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四月蔷薇满篱台 陆畅有诗云:“锦窠花朵灯丛醉,翠叶眉稠袅露垂。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枝。”画意诗情,令人陶醉。 五月榴花红似火 唐代韩愈《榴花》诗曰:“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苏轼有诗曰:“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