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78年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B 7B 8A 9D 10B 11C 12C 13A 14A 15B 16A 17B 18C 19D 20A 二.材料题 21.答案要点 (1)介于外交方式与强制手段之间的“第三种方式”,解决地区冲突的一种行动。 (2)联合国安理会。该机构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安理会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对安理会决议拥有否决权。 (3)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领域的工作。支持和维护联合国的工作,以缓解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有义务为缓解地区冲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联系,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声誉。 (4)以平原为主。湄公河。 22.答案要点 (1)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形势发展促进了国际联盟的出现。二战的扩大促进了世界反法斯西同盟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战后联合国诞生。 (2)①“二战”后,两个阵营、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冷战,促使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民间组织的出现。 ②一系列国家独立,第三世界形成。 ③各国经济贸易交往密切,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趋势日渐增强。 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为国际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⑤和平与发展、环境污染以及贫困、饥饿与防治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国际组织来磋商。 ⑥联合国的作用。 (3)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③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④重大的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 (4)联合国、WTO和奥运会。 三.问答题 23.答案要点 (1)调整的原因:⑴外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内外矛盾加深,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撤军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⑵内因: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汲取教训益。 (2)调整及影响:⑴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方针成为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强调国家之间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进一步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我国外交局面的发展。⑶对外开放。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了综合国力。 24.答案要点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③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的公正、合理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⑤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⑥在多边经济领域,也取得显著成就,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又为恢复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而努力。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⑦冷战结束后,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积极为建立公正和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中国政府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答案要点 (1)战争(或鸦片战争、或坚船利炮)。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2)新中国成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结盟政策。 (4)上海合作组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