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日起,成员国在文化、经贸、军事、司法、安全等各领域和各层次的合作相继展开,并得到不断加强。“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了以打击本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为中心的反恐合作,进一步增强了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 从2004年开始,上海合作组织启动了观察员机制,蒙古国随即获得观察员资格。2005年7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重要文件,并决定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观察员地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第一次峰会-上海峰会: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第二次峰会-圣彼得堡峰会: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文件。 第三次峰会-莫斯科峰会:2003年5月29日在莫斯科举行。六国签署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细则等文件,签署上合组织各机构条例、徽标和秘书长人选。 第四次峰会-塔什干峰会:2004年6月17日在塔什干举行。六国元首签署塔什干宣言等文件,给予蒙古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 第五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2005年7月5日在阿斯塔纳举行。批准上合成员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构想等文件,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上合观察员地位。 第六次峰会──上海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关于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的建议,立即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反响。 上合组织六国元首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APEC)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1989年11月6日至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这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1993年6月正式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为官方论坛,秘书处对其活动起辅助作用。其议事采取协商一致的做法,合作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经济领域。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46%。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到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号召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改善人民的福利状况。1967年8月28日到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成员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老挝、菲律宾、泰国和越南10个国家。对话国包括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韩国、印度、欧盟。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东盟的观察员国。东盟总部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 10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 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高官会议及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4国高官会议10月4日下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就将提交于7日至8日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和东盟与上述4国领导人会议的全部文件达成一致。这些文件包括:《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东盟分别与日本和印度间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文件》、涉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泰国的《关于三方橡胶公司协定》、以及被称为东盟《巴厘第二协约》的有关文件等。 东盟《巴厘第二协约》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 10月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诞生于1967年。虽然在冷战中诞生,但它并不是一个政治组织,它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合作。 它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军事到非军事 20世纪50年代前后,亚太地区开始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划分为两大阵营。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属于以美国为首的集团。而苏联方面往往采取支持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组织的方式抵消美国的势力空间。 1954年,美国、法国、英国和菲律宾、泰国等签署了《马尼拉条约》,由此产生了东南亚公约组织,性质类似于北约,是军事组织。60年代开始,东南亚地区的各种非军事区域性国际组织渐渐多起来,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就诞生在这种背景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