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5.朝鲜核危机发生后,我国先后主持了多轮六方会谈,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受到各方好评。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在行使
    A.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能
    C.捍卫国家主权职能 D.加强国际合作职能
    16.联邦德国《波恩评论报》指出:“大家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人言行一致。”材料说明了①中国实现了真正的裁军②中国政府言行一致③中国为缓和国际局势作出了真诚的实际努力④中国裁军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中。回答17-20题
    17.1997年底,中国与东盟发表了首脑会晤联合声明,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这体现了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目标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立足点④我国行使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对外职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18.1998年,中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的共识是
    A.建立面向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 B.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D.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19.为了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多次举行,中国政府积极参加了反恐军演。这表明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③上海合作组织没有利益冲突④上海合作组织将演变为军事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0.中国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最初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安全,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加强能源合作,应对能源危机
    C.加强各成员国的经济一体化 D.建立长期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没有强制力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一种行动。
    维和行动在《联合国宪章》中并未规定,它是在联合国调解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发展而来的。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制止国际冲突:一是纯外交方式,即通过斡旋、调解来解决争端;二是强制方式,通过封锁、禁运、经济制裁乃至派联合国军等强制措施阻止冲突。但是,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由于美苏对抗和两极格局的制约,联合国很难采取上述手段履行其维护和平、保障国际安全的职责,于是,维和行动这样一种介于外交方式和强制方式之间的所谓“第三种方式”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1992年4月16日,中国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赴金边
    中国赴柬军事工程大队先遣队启程,1992年4月16日上午, 赴柬军事工程大队先遣队30名官兵,在赴柬军事工程大队大队长的带领下,从北京飞往金边。这次行动是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出400人组成的军事工程大队参加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的维持和平行动。
    先遣队官兵身着迷彩服,右臂佩戴蓝色的联合国标志的臂章,左臂佩戴红色的臂章,上面标有英文“中国”的字样,蓝色贝雷帽缀有联合国徽章。装备的机械车辆按联合国的统一要求,全部喷刷成白色,上面标有醒目的联合国标记。
    赴柬军事工程大队主要承担柬埔寨首都金边地区的机场、道路、桥梁维修等任务。出发前,总参谋长迟浩田上将和各位副总参谋长看望了这支部队。
    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有利于柬埔寨和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持世界和平、支持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一贯立场和愿望。
    材料三.柬埔寨示意图
    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什么是维和行动?
    (2)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什么?对此作出评价。
    (3)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积极参加怎样的国际活动?其目的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三,指出柬埔寨地貌特征是什么?纵贯南北的河流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成立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来处理世界事务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世界大战则成了推动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
    ──摘自刘综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联合国的创立是国际组织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由此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组织在战后四十多年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与规模急剧增长,其数量爆炸性增长,成为当代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钱平《国际组织法》
    材料三.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国际组织的活动。进入90年代后,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已有六百多个,其中政府间组织七十余个。国际组织是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国际组织的活动又促进了世界的整体化发展。
    ──梁西《国际组织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世界大战是推动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剂”。这一论断是否正确?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组织急剧增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原因。
    (4)中国加人了哪些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试举出政治组织、贸易组织和文化体育组织各一个。
    (三)问答题
    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4.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25.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融入世界。
    回答(1)1840年西方列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迫使中国融入世界的?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49年后,中国步入国际舞台的前提是什么?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