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要求】 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周恩来于1953 年1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巩固教材──稳扎马步】 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不正确的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一条线、一大片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共与中国建交的个数分别是( ) A.苏联 25个 B.越南 25个 C.苏联 17个 D.越南 17 个 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 A.亚非国际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雅尔塔会议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5.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巴黎和会 C.亚非国际会议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6.建国初期,中国实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的是 (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一条线、一大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美谈判 D. 中苏谈判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之一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它的含义是(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主要是( ) A.发展与邻国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C.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10.194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 )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政策 D.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1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②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①③④ 12.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一大片 D.求同存异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国政府又以外交部长的名义把这一公告送达各国政府,向世界各国表明了新中国的态度。10月间,首先是苏联,然后是各人民民主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并很快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此时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继续采取敌对态度……到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一边倒”政策遂告结束。 ──摘自《走向历史的深层》 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1945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年2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为中国管理,修正了《雅尔塔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①新中国成立初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 ②新中国实行该政策时,处理中国与它国关系的原则。 ③为什么中国在1979年做出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决定? ④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边倒”政策的历史作用。 14.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基本方针原则有哪些?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期的“三大政策”相比有何不同?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