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检测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2、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民众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3、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
    4、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5、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6、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是(1)公民财产越多,等级就越多(2)公民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3)公民等级越低,承担的义务越少(4)不同等级的公民虽然享受的权利不同,但所尽义务相同
    A、(1)(2)(3)(4) B、(1)(2)(3) C、(2)(3)(4) D、(1)(3)(4)
    7、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
    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李悝 C、商鞅 D、王安石
    9、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后果是
    A、加速井田制瓦解 B、促进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1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1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 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
    13、《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4、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条件是
    (1)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2)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及其经济实力增长
    (3)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专政
    (4)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国先后变法
    A、(1)(2)(3) B、(3)(4) C、(1)(2)(3)(4) D、(2)(3)(4)
    1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1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1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18、“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