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检测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打击土地兼并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变法之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两次主要变法运动,回答:
    (1)两次变法有哪些相同点?(5分)
    (2)两次变法有哪些不同点?(8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两次变法运动的认识。(7分)
    33、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DBABA
    6—10:BDCDB
    11—15:BADCB
    16—20:AADDC
    21—25:BADCC
    26—30:BBBB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解析】需要判断和论述的是史学家的观点。而该观点又是对朱熹观点的评论。所以既要论证史学家的观点,又要反驳朱熹的片面认识。基本思路是:一方面要以王安石变法结果中的有关事实肯定朱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这也是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一定依据”的依据;另一方面要从变法的目的和积极作用指出朱熹观点的缺陷,也同时论证了朱熹“有失公允”的看法。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材质过急造成的一些弊端,但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为变法为目的,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北宋财政情况有所改善,积贫积弱危机有所缓和。
    32、提示:可以从变法背景、支持者、主持者、变法内容、变法过程、变法结果和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等方面分析回答。
    33、措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吏治理。
    影响:商鞅变法适应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富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