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三: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四 明代殿阁大学士 (1)材料一中“已成之法”主要指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宰相,权分六部。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明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还采取哪些措施。 ①中央:设立内阁。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8.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图二 廷寄 (1)据读图一、图二判断图一是什么时期什么机构的办公地点?该机构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图一是清朝军机处。它是秉承皇帝意旨,经办军政事务的国家中枢。 (2)图二的廷寄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增加保密性和加快文书的传达 (3)这两幅图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方面的什么重要特征? 特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29.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种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第一种朱元璋画像黑黑的大脸,脸特别长,额骨隆起,脸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土斑,留有稀疏的胡须,两眼炯炯发光,眉毛又浓又粗,眉眼都向上吊竖着,鼻子很大,鼻孔问上翘起,耳朵很长,几乎垂到肩膀上,嘴又大又宽,下巴比上额突出许多。其相貌,使人感到威严、凶狠。第二种朱元璋像,脸庞丰满,神态慈祥,其相貌显得和善多了,而且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 图一 图二 你认为哪一种画像是朱元璋的真相?理由何在?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有这么大的差异? [思路解析]回答此题时,应结合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及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作答,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既可。[答案]第一种,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早年身世坎坷,经受了许多磨难,不可能是一付养尊处优的模样。第二种,朱元璋从乞丐最后成为皇帝,身份变化的巨大反差使其产生了竭力美化自己、掩盖过去的畸形心态;为强化皇权、维护皇帝的尊严而不择手段,反映了当时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 30.古迹、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附上解说词。解说词要求包含图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史实和意义,每则解说词的字数在50字左右。 图1: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秦诏版 图3:内阁大堂旧址 1.分封示意图: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让王族、功臣和现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秦诏版: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以“朕”“制”“诏”等特定称呼显示皇帝与众不同,增强其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神圣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内阁大堂旧址: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多。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建立。 31.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片上是哪个地方?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两个朝代的皇宫? 故宫;明、清 (2)有同学去过故宫吗,故宫给你的印象怎样? 略 (3)请再看图片:故宫平面图。从这平面图中,你可以看出故宫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 中轴对称;故宫的建筑风格,为表现君权授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宫殿高大华丽,轴线两侧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宫的建筑风格,恰恰又是其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