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它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秦完成统一,有其本身的内部条件,也有其外部条件。①、②、③表明当时已形成统一的趋势,这是秦完成统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④表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是内部条件、主要条件。此题正确答案为D。 ②根本条件 [概念解释]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中, 是“深层次的”、“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的因素。 [应用训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抓住“根本”一词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正确理解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必然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条件必须是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 ③主要条件 [概念解释]是判断所反映的某种历史现象赖以产生的关键,是其中关系最大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应用训练]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解题思路]从大规模集体耕种到小规模耕种的过渡,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应用训练]两宋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 A.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D.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属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条件,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C项起决定作用为主要条件。 ④必然条件 [概念解释]必然是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变化诸因素中,导致一定会产生变化的因素就是必然条件。 [应用训练]18世纪中期的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必然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C.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必须从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A是前提条件,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这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B、C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以上是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的角度,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进行了概念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耐心揣摩、举一反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命题用语的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对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二、内部结构要素:过程、内容、表现 (一)过程 [概念解释]所谓过程,就是指经历,经过。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如抗日战争的过程就包括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应用训练](1997高考)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 [解题思路]本题实际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的经过。 (二)内容 [概念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是事物所包容的主要要素。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等。 [应用训练](2009年海南 29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解题思路]这一题就是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张居正整顿吏治措施的主要要素。 [参考答案]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 (三)表现 [概念解释]表现是指所显露出来的情况、史实,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的要点来加以表述,一定要注意条理性。 [应用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全面开始。②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③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