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四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为第3页。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 A.分封制B.宗法制 C.礼乐制 D.皇帝制 2.陈满是舜的后代,他本姓妫,名满,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古代帝王的后代时,封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为陈,遂称陈满,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可见陈满的“陈”姓来源于 ( ) A.封地、封国 B.谥号 C.爵位 D.职业 3.“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色彩 4.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在其著作《国史十六讲》中写道:汉高祖刘邦“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他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这里的“封建制”是指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度 5.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6.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A.决定清朝的国家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7.柏杨在《中国人史纲》写到:“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中国受此辱的根本原因是 ( )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西矛盾 B.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C.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 D.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被西方否认 8.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 C.圆明园系中日甲午战后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10.《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问题 ( ) A.解决土地问题 B.产品分配问题 C.建立理想社会 D.发展资本主义 11.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2.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下列各项中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的内容是 (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13.1924年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寓意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功绩卓越,后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其伟大功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中国人的生活观念、服饰发生较大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