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据此回答17~20题。 17.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其决定性因素是 A.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 C.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D 18.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自己的特点是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目光远大 ②革命性最强 ③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 ④分布集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答案:B 19.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其主要原因有 ①人数众多 ②深重的民族灾难 ③较集中 ④悲惨的境遇 ⑤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C.①④⑤D.②④ 答案:D 20.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 ④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迁移应用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材料二: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在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所输产之功。” 材料三:张謇在就任农商总长后宣布政见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材料四: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养人民之生活。” 材料五: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无公司法,则无以庥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评价张謇关于实业救国的主张。 要求:表述应成文,限200字。 答案:张謇主张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为中心,发展农业以适应机器工业对原料的需要。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在不损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经济。认为立法是发展农、工、商业的保证。张謇探索实业救国,创办新式实业,发展生产力,以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面貌,是爱国和进步的。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竭力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22.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试结合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本特点。 答案:(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4)从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民族工业的这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一面,又有同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妥协的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