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山中学2009-2010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文科历史 (2010.4) 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 × 25 = 50分) 1.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该会议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 C.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下列关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中国历史上最广泛的代表性 B.全国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C.反右派斗争后人大制度建设趋于停顿 D.“文革”期间其制度名存实亡 4.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 项目 时间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人均收入 1965年 2400多万元 5亿元 — 1995年 5.35 亿元 23.3亿元 817元 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刘少奇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A.文革的全面发动 B.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7.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8.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 ②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