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汕头金山中学下学期期中考文科(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五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是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2分)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3分)
    (4)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2分)为什么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其原因有哪些?(2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2分)
    29.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汉、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甲(汉朝商人): 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我发现长安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乙(宋朝商人): 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赢得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
    请回答: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12分)
    汕头金山中学2009-2010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文科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 ×25 = 50分)
    1-5 ADBDB 6-10 CBCBD 11-15 DBDDA 16-20 DDBAB
    21-25 DBBDC
    二、非选择题(11 + 17 + 10 + 12 =50分)
    26.(1)欧洲冷战: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遏制苏联。(只要答对两点,得2分)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情报局、经互会、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只要答对两点,得2分)亚洲热战: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分)
    (2)不同意。(1分)理由:“冷战”兴起有美苏双方的原因,甚至是美国先挑起——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严重猜疑和不信任;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只要答对四点,得4分)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每点2分,只要答对两点,得4分)
    (4)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27.(1)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平等协商,和平解放。(2分)共同:都认为一个中国,要统一中国。(2分)
    (2)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2分)
    (3)平等会谈。(1分)“一国两制”。(2分)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要防止外国干涉,团结一致,共同对外。(2分)
    28.(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2分)原因:操作较灵活方便,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使用。(2分)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2分)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2分)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2分)
    29.甲(汉朝商人):①错误:“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1分)理由:汉朝时“夜市”还没有出现。(2分)②错误:“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1分)理由:汉朝对市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2分)③错误:“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1分)理由:汉代商品交易的市和居民区是被严格分开的,不可能混杂在一起。(2分)乙(宋朝商人):④错误:“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1分)理由: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