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诗人聂夷中在《伤田家》一诗中写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从诗中读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土地兼并严重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文句描述的是中国的 A.青铜器 B.铁器 C.玉器 D.瓷器 3.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地图的东方一角,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根源,你认为应是 A.文化专制主义 B.天朝上国心态 C.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D.君主专制影响 4.某版本中学历史教材中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即 A.分封制 B.封建统治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5.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措施之一是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到了明朝时却废除了丞相。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不断发展和巩固 B.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 C.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D.秦明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统治策略 6.下面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13220 1851年991923040 1853年1012262896 ①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②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8.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