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是( ) 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8、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9、“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 ) A.1853~1863年 B.1885~1895年 C.1912~1922年 D.1937~1947年 20、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② “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 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21、《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2、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 ) A.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 2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 24、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 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 ) A、 废除实物配给制 B 、允许自由贸易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D 、实行工资级别制 25、“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 26、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8、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 )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C.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9、新政期间,罗斯福进行了四次有名的“炉边谈话”,其中第三次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罗斯福整顿全国金融 ②复兴全国工业 ③他鼓励企业主使用“蓝鹰”标记 ④鼓励士兵搞夜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0、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其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 )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31、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3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 )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33、20世纪50—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