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南安一中期末考试卷(有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表格中二、三阶段所对应的现代化模式。(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止。
    ——摘自百度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
    材料二太平天国鄙视清代衣冠,开始起义时穿着传统服装打仗,而将清代官服“随地抛弃”,“往来践踏”。……当时除天王可袍上绣龙以外,其他高级官员须根据场合而定,低级官员则绝对不着龙袍,但缀有龙纹的朝帽却是大多数官员的首服。其他规定多来自《周礼》,以五行四神来确定背心图案、服装以及缘边的颜色。
    ——摘自庄华峰等著《中国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四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5分)
    (2)据材料二评价太平天国的服饰变化。(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南安一中2013届高一年期末考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BAACA6—10BBBAC11—15CACBC
    16—20BDCAB21—25CBCDB
    二、非选择题:
    26、参考答案:
    (1)罗斯福(1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1分);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1分);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或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
    (2)列宁(1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2分);意义: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4分)
    (3)中共十四大(1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或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27、参考答案:
    (1)变化: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或者:私有制成份比例逐渐减少,资本主义成份消失,公有制比例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2分)
    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革”破坏了社会经济。(2分)
    关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分)
    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2分)
    (3)第二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三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
    28、参考答案:
    (1)特点:以满人样式为基准;强制;残酷;时间长。(任答3点得3分)
    目的: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削弱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意识。(任答一点得2分)
    (2)评价:是反清斗争的一种形式,具有进步意义。(2分)
    存在等级尊卑,具有落后性(封建性)。(2分)
    (3)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1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改易服饰”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任答3点得6分)
    (4)影响:促迸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
    (积极影响任答一点得2分)
    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