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24、2010年11月12日,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 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 25、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提出的?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6分) (2)材料二这段话是谁提出的?面对这个错误,他是如何作出政策调整的?这一调整的意义是什么?(7分) (3)在哪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转变的最根本转变是什么?(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划分为三种模式,并制作了下表。 “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 阶段时间事件现代化模式 第一阶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模式 1895—1898年维新运动 1911—1912年辛亥革命 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 第二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2分)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