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13届高一年期末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命题:王海贵2011.7.1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租佃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井田制经营 3、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商业日益发达 4、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商品经济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5、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6、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7、有学者研究发现,广东佛山生产的铁器和福建福州生产的漆器,从16到19世纪持续外销南洋和美洲将近三百年。其外部原因是 A.中国工艺水平领先世界B.世界市场孕育发展 C.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D.区域经济初现端倪 8、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右图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①处的“商品”应为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财富、原料 9、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 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B.英荷战争爆发 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 10、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D.法制的完善 11、读《美、德、英、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②代表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英国D.中国 12、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了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