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台湾流行歌手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D.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5、2007年央视开篇大剧《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假如你生活在 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A.在市中心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休闲消费 B.在东市或西市购物时发现由市令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C.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 D.人们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 6、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时人”所说的“吾村”应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京津地区D.东南沿海 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农轻商 8、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曾著文称:“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这段材料反映出() A.一战为中国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均衡发展 C.当时中国重工业生产技术先进利润高D.一战之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9、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 A.19世纪晚期的上海B.20世纪初期的上海 C.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D.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 10、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大任务() A.同时进行B.先改造后工业化C.同时完成D.先工业化后改造 11、读右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 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12、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右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 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A.是否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B.是否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 C.公有制是否占有主体地位D.国家是否干预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