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09年上海高考25题)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来源:学&科&网] 【答案】A 【点拨】东盟和欧盟虽然都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但是东盟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法院,是各区域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26.(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6题)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 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答案】A 【点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国,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排除B;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影响全球化进程排除C;经济全球化有五大标志,即生产要素的全球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排除D。 27.(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9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③。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经济趋势的理解。③不符合亚太经合组织,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本、美国等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 28.(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23题)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9.(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34题)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 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答案】B 【点拨】欧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现,这符合B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30.(2010高考广东文综39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答案】 (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8分) (2)低—高—低。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9分) (3)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3分) ②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4分) 【点拨】 3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