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高考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 1.(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3题)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 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C 【点拨】从材料中的“全球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达伦道夫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0题)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答案】A[来源:学科网ZXXK]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欧盟只是一个区域集团化的组织,并不是欧洲所有国家的结合体,而且没有俄国的加入故排除B和 D项;而且只是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故排除C项。欧盟不包括俄罗斯,排除D;B、C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A正确,欧盟的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故A正确。 3.(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6题)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答案】A 【点拨】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4.(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4题)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 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D 【点拨】从时间上看,布雷顿森林协定是194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是1994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是1951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1947年,符合题干中的60周年。从作用上看,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2011年江苏高考18题)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不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D 【点拨】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加剧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等问题。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无法揭示”的信息,分析各选项,ABC三项说法符合所学和实际,D项“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题选D项。“全球化显示了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A正确;“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说明B正确;“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说明C正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等于就要抵制。 6.(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1题)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来源:学&科&网]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点拨】冷战是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所致,所以,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6题)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减小 【答案】B 【点拨】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 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4题)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答案】B 【点拨】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金融会议,出席会议的是44个国家,实行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不能实行金本位,但美国的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故C项错误;欧元发行的过渡期是1999年1月1日起到2001年12月31日并且从图示中并不能看出是由于欧元发行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故D项错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