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3.右图“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 4.“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B.皇帝制C.察举制D.郡县制 5.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6.唐太宗说:“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此言说明唐太宗 A.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B.完善并发挥中央机构的作用 C.善于用人,知人善任D.严刑峻法以使人人自危 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8.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10.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