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2011—2012学年度10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瓦房店高级中学10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 “大宗能帅小宗,小宗能帅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7.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8.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
    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9.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
    10、某次在央视二套《永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11.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
    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C.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
    12.秦朝的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主要是
    A.郡县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职不能世袭 B.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C.郡县管理灵活而独立 D.郡县平级,互相牵制
    13.《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4.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