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39.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1930年营业额为100),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行业19301933 棉纱(营业额)19301933 针织(营业额)10025 面粉(营业额)10050 卷烟(营业额)10050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 C.国共内战的爆发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0.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41.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浙江鄞县“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 ②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③家庭纺织业受到政府抑制 ④浙江增加杭州、绍兴为通商口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3.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4年1957年 贫农、中农91.4%2.7% 集体8.6%97.3%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44.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5.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经济工作中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46.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4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8.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49.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50.“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51.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