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 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②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③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依据教材可知,题干中的观点是从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方面说的,故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A 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21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重庆”、“准许其办工厂”可知这是日本人取得了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工厂的特权。这一特权是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取得的。 答案:C 3.《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允许外国人传教 C.攫取战争赔款 D.开放通商口岸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A、D两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B项属于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前就已经攫取的侵华特权。 答案:C 4.(2010•四川高考)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的,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希望她制止鸦片贸易,说明他不希望战争发生,B、C与题意不符;D明显错误。 答案:A 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