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右图,完成1~2题。 1.“木桶理论”蕴涵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答案: D 2.“木桶理论”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做工作必须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办事情的关键是搞好整体 D.办事情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答案: B 3.2010甘肃天水一中第二阶段考试“忌,属蛇属猪属猴者。”这是成都一家公司招聘广告的条件之一。属蛇属猪属猴者犯了什么大忌呢?公司负责人的解释非常雷人:和他的属相相冲。该公司的这一做法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解析: 公司负责人的解释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是主观臆断的联系,故选C项。 答案: C 4.2010年4月5日是清明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更多的人选择了一种新的祭祖方式——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 该题易误选①,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只有那些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才是新事物;④观点错误。②③是对网上祭祖的正确看法,选B项。 答案: B 5.2010甘肃天水一中第二阶段考试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认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B.否认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否认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答案: D 6.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解析: 这是胡锦涛著名的“三个解放出来”的论断,旨在说明我们的主观必须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体现了发展观,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C 7.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 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 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解析: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两句话的理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承认了相对静止存在的同时,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而克拉底鲁的观点只是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而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对比分析,应选A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