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④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丽江的梦 佚 名 走在黄昏的丽江,走着走着,就沉入了淡蓝的暮霭,沉入了氤氲着的暖暖又软软的梦。灯火渐渐明起来,流水的潺潺声渐渐清亮起来。古老的木屋浸透了岁月的深褐,青灰的瓦顶在暮色飘渺中宛若泼洒的水墨,就连身后玉龙雪山的巨大轮廓也漫漶了。清水洗濯后,脚下滑滑的青石泛着柔柔的光泽,边缘透着一层潆潆的茸毛,恍然有天堂般的感觉。小桥流水边是一排火车座,老板点一盏昏昏小灯,慢慢悠悠地打理着,无须招徕,当香气随着袅袅青烟游走,食客就像归巢的鸟,三三两两地从四面八方聚拢来。走在香味里,人毫无防备地被醇香俘虏了。梦游般恍惚起来,像贪恋冬天早晨的热被窝。 街上随处可见酒吧、泥吧、瓢吧或咖啡吧,独特而雅致,与其说是商肆更像是艺术室,勾栏处,流水清冽,柳色纷披,那飞檐的木质小楼,拙朴的小桥,一串垂挂的红灯笼,墙角下自在花草,经黄的意象让心柔软得都要融化了。随意走进一间木屋,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和玫红的辣椒,吧台用粗糙的小圆松木搭建,疏放却透着骨子里的细腻,像冬天老棉鞋里躺着的阳光。静坐小木楼上,背后恰好是一棵柳树,灯笼从碧色的枝条间垂挂下来,叶子上的脉络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像少女白晰的腕上淡蓝的血管,娇嫩纯洁得让人不敢呼吸。 丽江是水筑的古城,清冽灵动的丽水自玉龙雪山行云走笔逶迤而下,入墙绕户的是水,穿街过巷还是水,纳西人沿水造屋,逢河架桥,水边铺石,沿路开店,家家流息,户户垂柳。水把丽江的诗句吟成了绝唱。临街上桥,与流水对视清流见底的活水把条条水草梳洗得如刚沐过的秀发般蓬蓬松松,清清爽爽,心头亦如清泉流淌,古乐吟唱。有风拂过来,水面上的光和影就缠绵成世上最柔软的网,最灵动的图谱。夜晚听流水声很让人着迷,那天簌般的声音似乎能穿透身体,让整个人就得清亮与透明起来。 绕过灯红酒绿的繁闹之地,逆着流水朝静寂处走去。目光在翘起的檐角、黑色的瓦沿、石板桥、木花窗之间穿梭留连,那些在青石板中蔓延的弧线,那些在沁凉月光下舒展的曲折。目光抵达、脚步轻触的一瞬,心情不禁也随之悄悄地漾了开去,一如风过水面时的点点涟漪。一家家客栈除了灯笼醒着,全都是将睡和睡着的样子;漆色剥落的雕花门窗,关起来是一院子的恬淡静朴,打开了就是云淡风清的自然写意;院内栽种着各种花草,摆着奇异的盆景花卉,于浓绿中浸润出五颜六色的芬芳,想象这里的一宿,梦里伴着风声雨声,把四合古院中的竹枝蕉叶,轻轻翻卷成一首湿漉漉的诗。 或者,在丽江,你无须做梦,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梦。 14、从表现手法看,文章的第二段,作者是如何表现“黄昏的丽江”的?(6分) 15、谈谈文章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疏放却透着骨子里的细腻,像冬天老棉鞋里躺着的阳光”的妙处。(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