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经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文言断句及翻译。(9分) (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尚 书 邢 劭 与 聿 修 旧 款 每 于 省 中 语 戏 常 呼 聿 修 为 清 郎 (2)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7分) ①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4分) 译文: ②以名家子历任清要,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3分) 译文: 12、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边题目。(8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题目中的“新晴”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的“偷”字,有些版本写作“径”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任选一题)(6分) (1)①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 。 ,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①王维与孟浩然同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王孟”,他送朋友出阳关的名句是“ , ”。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