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在日本逐步普及和提高。两种语言接触,必然发生“洋泾滨”现象。广东话的洋泾滨是有名的,可是跟日语的洋泾滨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日本的外来语原来很多,现在更多得无法形容了。日本学者说,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从汉语吸收大量外来语,时间久远,习以为常,已经忘记了那是外来语了。今天从英语吸收大量外来语,是日本吸收外来语的第二个高潮。 大半个世纪之前,日本放弃“意译”科技术语,改为“音译”科技术语,用片假名拼写。这使日本术语的读音接近国际化,但是片假名写成一长串,群众难学难记。有人主张改用汉字意译,引起意译和音译的争论。一位日本教授说,音译固然有缺点,意译的缺点更大。 日本人喜欢出国旅游。据说近来每年出国人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世界各地的旅游点都能看见川流不息的日本人。旅游使日本人增进见识,提高文明。国际旅游需要国际共同语,旅游是推广英语的一种动力。 日本的大企业要求职员英语过关,经常测试职员的英语水平。目的是使职员能够独自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取得外国资料,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是真正的进入信息化时代。日本的电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西欧。国际互联网络极大部分都用英语。英语成为在日本大企业中担任职务的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日本从1997起,小学生提前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西欧有些国家实行“扫除外语(英语)文盲”,日本还没有这样做,但是英语越来越被重视,几乎要跟日语并驾齐驱了。日本有人慨叹说:“日本”快要没有了,只剩下“Japan”了。 ①选文第2段的“把军事战败国变为经济战胜国”一句若换成“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如何?为什么? ②“洋泾浜”一词的意思是什么?文中用“小巫见大巫”这一熟语是为了说明什么? ③体会“日本有人慨叹说,‘日本’快要没有了,只剩下‘Japan’了”一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④从选文上看,英语在日本的迅猛发展主要受哪几方面的影响? 答案:①不好。原句的“战败国”与“战胜国”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在日本形象逆转上正是英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样能很好地突出“充分利用英语”在日本经济发展上所起的巨大作用。②“洋泾浜”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混合语言。“小巫见大巫”形象地说明了日本非常善于吸收外来语的特点。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英语在日本的“扩张”之势和受重视的程度,语言风趣、幽默,耐人回味。④受美国影响,受出国旅游热影响,受大企业用人制度影响,受教育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