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十九)》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双语言时代》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双语言时代》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痛与不痛的秘密》 二.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和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主要信息,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2、理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抓住特征,领会内容。 3、从关注文学领域扩展到关注科学与社会等领域。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2、周有光先生是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190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23年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经济学。1925年因五卅惨案离校,改读由爱国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7年至1948年,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等校,任职于江苏银行和新华银行,并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经济学,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1955年奉调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先后担任文改会委员和副主任、国家语委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兼教育组副组长。周先生至今仍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里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特别在中国语文现代化、比较文字学等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周先生先后发表《汉字改革概论》《新语文的建设》《世界文字发展史》《现代文化的冲击波》等专著20余种,论文近400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