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战场上”说法片面,原文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老战士的指导与鞭策下”)
2.B(“层进式”有误,应该是“并列式”)
3.①反映了抗美援朝的真实历史事件,取材真实可感,易于引发观众共鸣。②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战士形象,对人物进行真实、细腻的描绘③对情感的传递恰到好处,弘扬了家国情怀主旋律,助我们回顾来时路,激励人们更有动力地奔赴大好前途。(一点2分)
4.①对革命英烈要心怀崇敬之情,缅怀先烈,不忘前人的路;②在未来写下更多熠熠生辉的中国故事,这就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③坚持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高瞻远瞩(一点2分)
5.C(“感动”“欣慰”情感把握错误,应该是他为孩子的孝顺而感动,也为自己给孩子增添麻烦而自责。)
6.B(没有对比)
7. 含蓄深沉、隐忍、对家庭忠诚、关爱子女(任答三点即可,6分)
8.①李健经历了自己和父亲的诸多故事;②李健的歌里饱含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③李健笔下的“父亲”不仅是他个人的父亲,更是千万人“父亲”的缩影。(一点2分)
9.C
10.A(租赁,不是靠近)
11.B(“一件可耻的事情”有误,应该是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12.(1)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既1分,神1分,观听1分,明1分)
(2)真正聪明的人不被外物拘束,而能与世推移。
13.①文章第一部分重在记叙,在写构亭之前,以主要笔墨叙述了一个对高爽虚辟之地由“思得”、“不可得”而终于“得之”的过程。②接着,文意深入一层。从对景色的沉迷转为清醒的反思和冷静的自责。③文章的最后部分,从对往事的“返思”再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这是由个人的遭遇而引出的在普遍意义上对人生处世问题的探讨。(一点1分,意对即可)
14.B(不以峻峭引人入胜)
15.将客居之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2分),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1分),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1分),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1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1分)。
16.《庄子 秋水》,庄子(2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7.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1分),因而是非常有限的(1分)。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保持虚心的态度,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学习(1分)。
18.不可捉摸 手足无措 抱薪送碳
19.历史,于旁观者而言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悲痛欢欣。(①将“历史”置于“于旁观者”前2分,②将“一段故事”和“切身的悲痛欢欣”对调2分)
20.运用排比(1分)和以点带面的场景描写(1分),富有气势(1分)地写出了疫情期间温暖事迹多、感染力量大(1分)
20.B
21.①感受他的情绪变化;②《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涵不难参破;③也正是这样
22.参考立意方向:
A:东北人对家乡对东北的思念,但又不得不出去打拼的无奈;
B:东北大量人口流出,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等等。
|